机器人培训机构3大技术告诉你大负载协作机器人
在繁忙的电气生产线上,一位资深经理对我们称赞节卡协作机器人JAKA Zu 12的卓越表现。他说:“这款机器人不仅大幅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而且以其出色的性能真正提升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并极大地改善了作业人员的劳动环境。”
对于传统的大负载机器人,其控制难度往往是一大挑战,影响着机器人的效率和稳定性。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一系列复杂的机械和动力学问题。例如,传统的机器人编码器通常安装在减速机的输入侧,但减速机存在的背隙随着机器人的臂展增长而放大,导致末端定位精度下降。机器人在低速运行时,摩擦转矩的切换会产生跳跃式运动,特别是在负载较重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为了解决这些行业痛点,节卡机器人凭借自身的研发实力,推出了一系列核心技术。
JAKA Zu 12采用了双编码器全闭环控制策略。这款机器人的伺服驱动器使用了高分辨率的双编码器,分别在减速机的输入和输出侧进行安装。这种设置不仅能保证机器人的动态跟踪能力,还能实现精准定位。减速机的背隙、摩擦力变化导致的跳动都被纳入位置闭环之中,从而解决了传统机器人可能出现的“爬行”问题,大大提高了定位精度。
节卡机器人还采用了动力学转矩前馈策略。这一策略基于节卡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功能,可以在任何负载、速度和姿态下预测各个关节应输出的力矩。通过叠加伺服本身的闭环控制,实现高精度闭环控制。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准确的动力学模型来保证位置的精确跟踪,从而削弱机械谐振频率和惯量匹配问题对控制的影响。
节卡机器人还注重安全控制策略的研发。与传统机器人相比,节卡机器人支持输出力矩限制和碰撞检测功能。如果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与周围环境发生碰撞,它会迅速停止并反向反弹,从而将碰撞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这种安全控制策略确保了人机协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凭借这些硬核技术,JAKA Zu 12已经在码垛、分拣、包装、搬运、上下料、装配等工业生产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它的出色表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正在为工业生产线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机器人工业设计
- 机器人培训机构3大技术告诉你大负载协作机器人
- 机器人技术被视为是才能变革制造业的主要改造
- 中国无人机参战,助伊拉克军队摧毁ISIS据点
- 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人工智能
- 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5年预计5G将创造约92
- 机器人产业在深圳渐成规模产值超200亿元
- 全球首个!杭州这一项无人机物流创新将载入民
- 外媒称亚洲有望成为人工智能行业领导者
- 阿尔法狗已经够聪明了?DeepMind:没到极限!
- 长沙举行工程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专题培训
- 随着机器人研究范围逐渐拓宽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
- 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湖北揽奖8项 创历届大赛最佳
- 2025,协作机器人赛道又一次进入小高峰
- 欧洲委员会:欧盟云计算战略需进一步扩大
- 美媒:日本寄望人工智能重振科技业
- 调查显示:75%的智能家居设备购买者看重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