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机器人
作为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的璀璨亮点,中国机器人“RE:ACTOR 发声器 — 国际艺术与设计系列工作坊”于金秋十月(10月16日至10月31日)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目光。
在这个名为“向多样的世界提问”的五大艺术与设计系列工作坊中,“机器人嘉年华”尤为引人注目。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同学们,在米海鹏副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深入了机器人是否也可以拥有如人般丰富的性格这一问题。究竟什么决定了机器人的个性?颜值、内涵还是独特的小情绪?在近两周的时间里,他们通过开营仪式、密集的课程培训、剧本创意研讨、角色分组设计、影片策划与制作等环节,用北京可以科技有限公司的ClicBot可立宝机器人,塑造了六个性格鲜明的机器人角色,并将这些角色的故事以影片的形式呈现。
这个工作坊集结了众多业界专家。除了米海鹏副教授的深入剖析和陈雷副教授对机器人动作设计的独到见解,还有来自可以科技的高级课程设计师张秋实老师,他带领同学们迅速熟悉机器人套件并展示了机器人的各种创意玩法。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Maria Luce Lupetti老师也加入了工作坊的行列,她的分享激发了同学们从设计师的角度发散对创造机器人的想象。在这样的专家阵容指导下,同学们开始了与机器人的奇妙互动之旅。
本次工作坊的举办,不仅是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的一部分,更是对机器人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主办人米海鹏教授表示,过去人们更多地关注机器人的技术问题,而这次他们更关心机器人将以何种形态进入我们的生活。ClicBot机器人的百变形态,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这款机器人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可以根据个人想法组装成不同的形态,并赋予其专属的动作、表情和个性。无论是工具类、萌宠类还是车类等,都能通过智能模块轻松实现。
在工作坊的尾声,一场妙趣横生的机器人舞台剧成为了亮点。在舞台上,这些由同学们亲手打造的机器人角色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魅力,不仅技术精湛,更富有情感和故事性。这场演出不仅展示了同学们的创意和才华,也展现了机器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