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会 一个装备智造时代的来临
在“机器人换人”的热潮中,机器人市场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2015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的开幕之际,沈阳市贸促会会长赵凯向记者表示,这次大会仅仅是沈阳机器人产业发展旅程的一个起点,未来的前景无可限量。
沈阳,这座以机器人研发与生产领先全国的城市,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在机器人基础技术、单元技术、控制装置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机器人弧焊、激光跟踪寻位等高科技应用,以及重载agv智能输送、零人工搬运、零人工组对、零人工焊接等创新技术,都得益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的“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如今,这样的先进技术已在众多企业中得以应用。
赵凯介绍,沈阳的机器人产业有着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源地,依托该所建立的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其研究水平处于国内的核心和领先地位。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更是代表了我国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最高水平,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创新联盟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线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真空)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类,共计70多个品种。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沈阳的机器人生产企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我们在机器人产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很多机器人企业仍然集中在机壳、风扇、键盘等边缘产品的生产,这限制了我们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核心零部件大多依赖进口,生产的机器人在精度、可靠性等指标上普遍低于国际品牌。
尽管如此,沈阳正朝着“装备智造”的现代工业基地目标迈进。赵凯表示,去年沈阳的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实现了40亿元,同比增长42%,国产市场份额超过20%。要想从“沈阳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我们需要全链整合式的集群发展,加强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拓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市场。
只要坚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在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全面布局,建立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沈阳这座老工业基地必将焕发新的活力。机器人的产业不只是研发,只有实现社会价值才能转化为经济价值。我们必须致力于提升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快传统行业机器人及成套装备的应用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实现“装备智造”的现代工业基地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