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 70倍太阳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布了一项重大天文学成果,这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团队完成的。借助我国自主研发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成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开创了一种利用LAMOST独特巡天能力寻找黑洞的新途径。这颗黑洞的质量高达太阳的70倍,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为我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带来了革命性的颠覆。
黑洞是一种神秘的天体,它们本身不发光,密度极大,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任何物质都无法逃脱其掌控,包括光速。恒星级黑洞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存在,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尽管理论预测银河系中存在大量恒星级黑洞,但天文学家一直难以发现它们,尤其是那些没有X射线辐射的黑洞。新的方法、新的发现,正成为天文学界的热门话题和研究方向。
研究团队从2016年秋季开始,利用LAMOST开展双星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半的监测,他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天体——LB-1。在这个X射线宁静的双星系统中,一颗质量是太阳八倍的蓝色恒星在围绕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周期性运动。这个看不见的天体极有可能就是一颗黑洞。研究人员利用西班牙的加纳利大望远镜和美国的凯克望远镜进行了进一步观测,最终确认了这一发现,计算出该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70倍。值得一提的是,LAMOST在这项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超高的观测效率令人惊叹。
这颗黑洞的发现对现有的恒星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现有的恒星演化模型认为,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只能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而这次发现的黑洞质量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进入了“禁区”。这一非凡的成果将迫使天文学家重新审视恒星级黑洞的形成模型。这也标志着黑洞天体物理研究的复兴。接下来,天文学家有望利用LAMOST的高观测效率,发现更多深藏不露的“平静态”黑洞,开创黑洞批量发现的新纪元。
这项成果是基于多个国际天文台的观测数据完成的,包括LAMOST(中国兴隆)、加纳利大望远镜(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凯克望远镜(美国夏威夷)和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美国)。这项研究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等7个国家、29家单位的55位作者参与。这一发现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球天文学界的骄傲。这是全球天文学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我们宇宙、了解未知的一大步。
家用机器人
- 中国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 70倍太阳
- 碧桂园开始转型了:老板将拿出八百亿,引进1万
- SK 海力士副总裁 存储产品在 AI 时代正从简单组件
- 中国首款适用于截瘫、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外骨
- 推出智能防疫巡检机器人,体温、戴口罩检测、
- 人工智能将帮助小镇居民应对流行病爆发
- 美智库为机器人时代战争支招
- 这种机器人灵感源于精子,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的
- 10个乐高拼成大黄蜂
- 工业机器人模组咨询
- 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预
- 机器人巨头发那科超级智能工厂将登陆上海,投
- 亚马逊开始使用人行道机器人测试交付,遇到行
- 优必选科技Jimu机器人入驻Apple Store零售店
- 中国机器人厂家3年激增40倍
- 科学家实现500公里地基量子密钥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