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玑机器人上岗:辅助诊断 精准开刀 对症下

服务机器人 2025-04-03 11:45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骨科领域先进技术机器人医生“天玑”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正式“上岗”。这一创新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手术的许多方面,使得主刀医生从手术台前移至电脑前,身份也从“操作者”转变为“监理人”。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医疗领域迈向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导航化的新里程碑。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的E30手术间,骨科二病区主治医师蔡滕对这位新来的同事——“天玑”机器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表示,“天玑”由机械臂主机、光学跟踪系统、主控台构成,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职能。其中,机械臂是执行手术的“手臂”,光学跟踪系统则是透视洞察手术全过程的“眼睛”,而主控台则是机器人的“大脑”。

此次,“天玑”机器人参与的是一例股骨颈端骨折微创手术。有了它的协助,仅需要3到4毫米的切口就能实现精准手术,解决了骨科手术视野差、精准难、不稳定三大技术难题。尽管有人对机器人手术存在疑虑,但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刘涛表示,“天玑”机器人在正式上岗前已经过严格的产品系统设计、系统精度控制等多道技术难关的考验,确保了手术的精准和可行性。

刘涛还详细介绍了机器人手术的具体流程。在手术前,医生团队会进行手术路径规划,并由电脑系统全程把关指挥。手术过程中,光学跟踪系统透视洞察到肌肉骨骼的每一个深处,实时监控手术环节。机械臂运动灵活、操作稳定,能深入关键区域实施治疗。这一切确保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天玑”机器人的运用还极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费用,术后恢复时间也大大缩短。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器人开始走上临床岗位。除了“天玑”,还有“达芬奇”“Mazor”等手术机器人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与外科医生并肩作战。在肿瘤患者诊疗方案制定、眼科快速诊断、智能导医等领域也有机器人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王静远表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作为医疗领域的辅助诊断大有作为。未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包括分诊、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手术辅助等领域。安全性问题、解释性问题、性问题等也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中需要解决的挑战性问题。

“天玑”机器人的应用是医疗领域迈向新时代的一大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医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中,为医生提供更好的辅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