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迎来创新驱动的春天
制造业的蜕变之路:从大国到强国的跨越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承载着国民经济的重量,更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石。这一领域,既是今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造业的强盛是一个大国强大的经济支撑。当下,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仍需跨越到制造强国的行列。如何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打造制造强国的紧迫性
制造业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庞大,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制造业已成为各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新的制造技术和装备往往能带来产业结构和发展的重大变革。例如,美国在页岩气领域的突破,催生了能源结构的转变,为其在国际竞争中提供了优势。同样,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任,不仅要推动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还要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先进的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制造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新的调整。从内部看,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对制造业的创新和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产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日益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从外部看,欧美发达国家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产业转移。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与优势,如巨大的市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等。
二、创新驱动下的制造强国战略
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文件。这一战略明确了制造强国的四个主要特征: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
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灵魂。要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为此,要实施两大战略举措: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要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而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则旨在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铸造辉煌:中国制造的创新之路
在建设制造强国的征程中,我们坚守质量为先的原则,致力于走出一条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我们明白,只有实现从依赖低廉的资源价格和人力成本的产品竞争优势向依靠质量升级和品种优化的质量效益竞争优势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我们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以及质量与品牌行动计划,致力于解决制约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的症结。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是我们的发展重点,我们将统筹推进这些领域的“四基”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
绿色发展是我们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将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推动制造业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制造转变。通过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与推广,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发展,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在优化结构上,我们坚持把结构优化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制造业服务化行动计划以及现代企业建设行动计划是我们实施的主要策略,我们将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优势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的装备创新,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
人才是我们的根本,我们坚持人才为本的发展道路。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构建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而在这个新的工业革命的时代,智能制造无疑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数字化网络化普及应用和集成式智能化创新构成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三大支柱。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这场革命的核心技术。我们将从产品、生产、模式、基础四个维度系统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努力推进工业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制造过程的水平,并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新型产业模式的出现。
智能制造将带来制造业的深刻变革,使产业模式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定制化规模生产,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这将使制造业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根本性变革,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制造业新模式和新业态。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智能制造的基础建设,为未来的制造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关于构建信息物理系统(CPS)的相关论述,我们聚焦于通过计算、通讯、网络以及控制技术的无缝融合与深度协同工作,达成工程系统的实时互联互通、精确感知、高效互动以及智能化控制的目标。
在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的规划布局着眼于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广泛覆盖的工业互联网体系。这样的网络将如同脉络一般,支撑起工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保障信息的高速流通和精确传达。
我们致力于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为工业大数据及云服务的运行提供坚实支撑。我们将建设智能制造网络信息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让关键技术标准得以广泛采纳和应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形成全民参与的创业创新热潮,共同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中国工程院肩负着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我们将紧紧依靠广大院士和工程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以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未来。
家用机器人
- 中国制造迎来创新驱动的春天
- 机器人行业各国发展如何?德国库卡工厂最让人
- 聚焦双循环河南发展新机,2021郑州工业自动化展
- 中国这个2721.84亿的公司搞出全世界首个全机器人
- 工业无人机赛道,看山东如何发力
- 智匠深访 - 张明文-新时代机器人职业教育的开拓
-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模式变革
- 广东围绕全过程创新链发力
- 智造领跑的产业涅槃
- Nooie荣获IDA2022金奖、入围国际CMF设计奖
- 苹果被曝收购英国人工智能音乐初创公司,可量
- 乐高机器人教育哪个品牌好,乐高机器人教育诚
- 人工智能机器人需要多少钱
-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
- 二次电池制造工序YASKAWA整体解决方案(上)
-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关注中国医疗机器人 TA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