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轮大战的百亿估值幸存者 九号机器人做对了什么

服务机器人 2024-12-12 14:55www.robotxin.com女性服务机器人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英雄出草莽的调调总是让人热血沸腾。行业竞争激烈,如O2O的‘千团大战’、网约车的‘千车大战’,连最儒雅的CEO也不得不在这场烧钱大战中崭露头角。

2014年,网约车大战逐渐降温,尽管滴滴和快滴的补贴红包逐渐减少,但行业内的竞争仍让人捉摸不透。而在出行领域的背后,还有一场关于短途出行的“千轮大战”。彼时,戴威还在北大担任学生会会长,胡玮炜还是一名媒体老师,两人共同引领的共享单车大战尚在酝酿之中。而在“最后一公里”的战场上,平衡车行业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

平衡车行业如同许多科技产业一样,起源于美国,却在中国蓬勃发展。行业初期的高毛利和高增长吸引了近千家公司涌入。就在行业如日中天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平衡车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平衡车巨头Segway将国内多家公司告上法庭,美国当局也对国内平衡车产品发起了“337”调查。海外市场的大门关闭,国内市场难以打开,平衡车行业陷入了困境。

在这场“千轮大战”中,九号机器人笑到了最后。为了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这家年轻的公司于2015年毅然收购了美国的平衡车巨头Segway。这是一次背水一战的决策,为了完成这次“逆袭”,团队甚至不惜出卖股权。收购完成后,九号机器人迅速将重心转向了电动滑板车,开启了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最近,九号机器人又推出了智能电动滑板车和无人配送机器人系列产品,展示了其成为“末端物流运力提供商”的雄心壮志。

那么,九号机器人如何在短短时间内实现百亿估值呢?在三级跳式发展中,九号机器人做出了许多反常的决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收购Segway。当时,九号机器人刚刚成立两年,而Segway已经是成立15年的全球平衡车市场霸主。面对这样的巨无霸,九号机器人从品牌积累和全球知名度来说仍然是“小弟”。九号机器人团队看到了机会——只有打破Segway的专利壁垒,才能进入海外市场。他们选择了对抗、接触、尝试合作并最终收购了Segway。这一决策背后的思考是:在国内市场无法获得路权的情况下,平衡车始终只能是一个玩具。而海外市场才是九号机器人的未来。收购Segway是他们进入海外市场的必经之路。

这场收购被称为“卖血”收购。当时九号机器人的年营收虽然做到了近3亿元规模,但面对老大哥Segway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九号机器人团队看到了平衡车行业的未来,并坚信只有走出去才能生存。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收购了Segway,并成功进入了海外市场。这场收购不仅让九号机器人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还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Dean Kamen于1999年创立Segway以来,其平衡车受到了硅谷大佬的狂热追捧。乔布斯盛赞其堪比发明电脑的意义,贝佐斯等科技巨头也纷纷投资。热潮过后,Segway的发展之路并不顺利。创始人Dean将公司出售给英国富豪,但后者因意外离世,公司又落入一家专门从事并购重组的基金手中。如今,给九号机器人回应的正是这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

对于当时控制Segway的一方来说,如果能以好价格出售则是一笔好买卖;而对于九号机器人来说,收购Segway则是称霸全球市场的绝佳机会。一个有意出售,一个有意收购,其中的曲折不过是卖方抬价的策略罢了。

尽管卖家已流露出松口的迹象,但九号机器人团队为了收购Segway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先后引入小米、顺为、红杉中国和华山资本等数亿投资,使得自己的持股比例进一步降低。股东们对团队的支持和信任让他们获得了特殊投票权,使少数股权具有了多数投票权。尽管如此,支付的大量现金使九号机器人在收购后的一段时间内面临资金压力。

即便面临这些挑战,九号机器人团队从未后悔这一决定。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只有收购Segway,他们才能打开海外市场,成为全球平衡车产业的顶级玩家。

将Segway纳入九号机器人品牌后,公司的平衡车在国内外市场销量惊人。在小米平台开卖当天就售出数万台,而公司设计的miniPRO系列平衡车在欧美自有渠道销售也十分火爆。九号机器人在取得这些成绩后,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将团队重心转向电动滑板车。

平衡车采用了一种称为静不稳定的系统,用户需要不断调整重心来保持平衡。这种技术确保了平衡车的基本安全性,但随着使用场景的变化和扩张,平衡车的安全性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在开放马路上,平衡车的身影并不罕见。对于这一问题,九号机器人的王野进行了分析:“从技术和安全角度来看,平衡车技术仅适用于试用阶段,无法实现真正的大众普及。”他认为平衡车更适合封闭园区和非机动车道路上的短途代步。公司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

经过深入讨论和反思,九号机器人决定将视野扩大到提供创新、便捷、安全的短途代步工具和短途运载能力上。他们意识到平衡车的局限性并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市场定位的问题。于是他们决定将重心转移到电动单车和电动滑板车产品的研发上因为这两种产品是人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不需要学习壁垒大众对它们的“安全行驶包线”有天然的常识即使在道路上使用电动滑板车也比平衡车更为快捷和安全。经过大量的研发储备和摸索九号机器人先后推出了米家电动滑板车和九号电动滑板车两个新品系列迅速在欧洲和北美掀起了抢购热潮成为当时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电动滑板车产品之一这也标志着九号机器人在短途出行领域的成功转型和创新突破成为业界翘楚的角色模型不仅在消费市场表现优异也在安防领域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展现出了双方合作的巨大潜力与共同利益也揭示出Segway在新的合作伙伴手中也能焕发新的活力展现出未知的一面原来Segway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潜力与机遇等待着被发掘与探索。为九号机器人电动滑板车业务的迅猛增长火上浇油的,是2018年前后,Lime、Bird等创业公司在美国掀起的共享电动滑板车热潮,堪称中国“单车大战”的美国版本。出行巨头Lyft、Uber也纷纷加入战局,Lime、Bird的估值在短时间内超过10亿美元,年骑行服务次数高达数亿次。在美欧等主流西方国家,从官员到明星纷纷选择电动滑板车代步,从侧面验证了九号机器人对未来的精准预测。

早在2014年底,九号机器人在收购Segway前夕,就明确了公司的愿景:“简化人和物的移动,让出行更便捷而有趣”。到了2015年,公司战略转型,从平衡车拓展到电动滑板车,定位也转变为短途交通运力提供商。

王野认为,短途交通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是智能化。九号机器人最新推出的智能共享滑板车T60能够在百米范围内自动找到充电座充电。针对当前共享电动滑板车面临的运维成本高企问题,T60的推出将大大提升效率。工作人员可以在后台远程控制滑板车,就像玩星际争霸一样,每人至少能同时控制20台滑板车。T60支持半自动返回无线充电桩和人工换电,大幅提高了运维效率,不再需要每天大量卡车司机运送滑板车回仓库充电和维护。

九号机器人拥有硬件制造和系统控制能力,实际上已经具备了短途交通运营能力,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出行平台。王野表示,九号机器人团队的基因在于技术和研发,他们更愿意做短途出行领域的Waymo,而不是Uber。他们可以提供核心技术和可靠产品以及对应的云服务,而运营则留给本地运营商。

面对关于收购Segway的疑问,王野表示,决策应该基于战略和愿景,而非机会主义。收购Segway是为了获取其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力量。虽然平衡车专利不能直接应用于滑板车领域,但Segway的海外市场和渠道为九号机器人的全球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王野的办公室中,一直珍藏着一个早期的家庭宠物和安防机器人模型——这是他与合伙人创业初期的回忆。这个小机器人提醒他们,从技术的初步尝试到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九号机器人在物流领域推出了无人配送机器人Segway S2和Segway X1。公司的初心始终未变——即致力于机器人的研发和创新。创始人王野和高禄峰都学过机器人相关专业,他们的目标是解放人的简单重复劳动。无人配送机器人的推出背后,也反映了九号团队对未来末端无人配送的深刻思考。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电商巨头纷纷试水无人配送车等项目。王野认为,末端无人配送机器人技术目前可能还处于“能用”的边缘,想要实现大规模应用可能需要5到10年的时间。掌握未来的密钥:九号机器人的战略决策机制

在波澜壮阔的科技浪潮中,九号机器人以其独特的战略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其发展历程中的几次重要决策,都源于对未来趋势的精准预判,而非短视的机会驱动。

九号机器人的爆发,与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整体崛起息息相关。回溯至 2009 年,新劳法的颁布让工业企业老板们开始担忧用工成本的提高,这成为机器人普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王野认为,只有当用工成本曲线和机器人投入产出比的曲线出现交叉时,机器人才会真正开始普及。这一观察深入到了商业逻辑的核心。

在九号机器人团队中,一个十人左右的执行委员会扮演着决策机构的角色。高禄峰和王野两位创始人,虽在价值观和目标上高度一致,但在擅长领域和做事风格上有所不同。当两人意见相左时,他们会将问题提交给执行委员会讨论,最终形成一个集体决策。这种“反情绪”机制,帮助团队减少个人情绪和认知局限带来的风险。

在九号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关键时刻的决策背后来自这种集体的智慧。当Segway挥舞专利大棒时,九号机器人选择站出来对抗,并在收购Segway后的一年里,将重心转移到电动滑板车,而不是固守平衡车专利。这一转变显示了团队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

随后,九号机器人又将目光转向末端无人配送领域。这一系列大胆的决策背后,是九号机器人团队独特的战略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他们习惯用逻辑来推演未来,通过争论、修正,做一切准备,然后全力执行。

王野强调:“竞争思维很容易,对未来的战略判断很难。坚持长线战略很难。但归根结底,和非理性的自我情绪作战是最难的。”正是这种对未来的坚持和判断,让九号机器人在科技浪潮中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九号机器人的成功不仅仅源于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更得益于其独特的战略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这种集体的智慧和对未来的敏锐洞察,是九号机器人把握未来的密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