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从控制迈向智能互联,国内厂商机会
在物联网和汽车电子技术的推动下,微控制器(MCU)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让我们一竟。
回顾一下MCU市场的辉煌成就。受益于物联网和汽车电子的飞速发展,MCU市场于2018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市场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86.15亿美元,出货量更是高达306亿颗。预测表明,该市场在2019年的营收将保持强劲增长,增长率预计达到9%,市场规模将扩大至约203.57亿元。更令人兴奋的是,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持续繁荣,预计将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的年收入记录,达到惊人的238.75亿美元。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MCU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AIoT时代的大背景下,MCU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设备。如今,推理和运算能力已经成为MCU的标配。这一转变得益于STM32Cube.AI工具的出现,这一工具成功帮助工程师将AI算法转移到STM32 MCU上运行,涵盖了图像分类等众多应用领域。
为了应对AIoT时代的需求,MCU必须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首先是计算能力的提升。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任务,MCU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高的容量。这包括嵌入式NVM和闪存容量的扩大,PS和FLOPS运算速度的提升,以及增加图形和AI加速硬件。其次是低功耗设计。为了满足物联网设备的长时间运行需求,MCU必须具备超低功耗运行模式以及高效计算模式。安全性和稳健性也是MCU发展的重点。这涵盖了软件安全技术、嵌入式硬件安全技术和物理稳健性的提升。为了支持更多的连接协议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MCU需要更多的连接功能。本地处理能力也是MCU未来的关键发展方向之一,包括本地环境分析、分布式处理和人工智能等。
国产MCU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通用MCU领域,尽管欧美日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但国产MCU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无论是消费类产品还是工业类应用,甚至新兴应用如人工智能,大多数产品都在中国设计生产。这为国产MCU厂商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国产MCU厂商还具有距离和服务理念优势。他们更易于与中国的开发团队沟通,更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生态系统建设也在逐步完善,许多国产MCU基于Arm架构,生态系统兼容性更好。国内一些MCU厂商也开始重视生态系统的建设,提供器件、开发板、烧写器和基础固件库等全方位支持。在人才支持方面,国产MCU也在持续投入,通过与Arm等公司的合作,加强大学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
国内现下的市场对于国产MCU厂商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只要他们沉下心来钻研技术,做好产品,就很有可能被市场所接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繁荣,相信国产MCU企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