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如何拥有喜怒哀乐:情绪转换为数学模型
小罗伯特唐尼在2008年的电影《钢铁侠》中以其出色的表演风靡全球,而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便是钢铁侠的机器人助手。这位机器人能够通过声音和夸张的行为来感知人类的情绪,当受到指责时,它会可怜地低下头,展现出沮丧的情绪。这种富有情感的机器人,只在电影中得以呈现。《Nautilus》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是否能够制造出真正具有情感的机器人的讨论。
作者Neil Savage在文章中写道:“我们常常认为,拥有情绪和感知他人情绪是人类的天性。”他却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这个想法是否正确?情绪其实是人类对于周围环境改变的自动反应,是一种为了适应生存而进化出的机制。这种反应可以被比作神经系统科学家Joseph Ledoux所说的生命电路,无论是人类还是单细胞生物,都具有这种电路。
环境的刺激会引发电路的变化,生物会做出特定的反应以提高生存概率。例如,面对危险时,神经元的特殊信号会刺激大脑,促使身体战斗或逃跑。这种生理机制就是情绪。虽然不同生物的情绪机制有所不同,但人类的大脑结构和情绪反应要复杂得多。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逐渐意识到表达情绪的机械动作与情绪本身是不可分割的。作家Eric Finzi的新书《The Face of Emotion》便阐述了这一观点。一些科学家受此启发,开始尝试在机器人中运行情绪程序。机器人通过观察人类的行为方式来测定情绪,记录声音大小、脸部变化和走路步伐等,并将其转换为量化属性。通过分析这些属性的值,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绪,从而做出更合适的决定,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尽管有人可能会提出异议,认为机器人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情绪变化,无法分辨一个人的快乐、悲伤、兴奋或愤怒。这忽视了情绪是对环境变化的自然反应这一事实。机器人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并非不可能。《Nautilus》的文章深入研究了这些理论,并尝试将它们应用于制造情绪机器人。
德国雅各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Arivd Kappas认为,从情绪的定义来看,没有认知能力的婴儿不能理解和表达情绪,只有本能反应。他同时指出,机器人像鳄鱼一样具有情绪是可以实现的。虽然机器人的情绪不能称为人类的情绪,因为它们没有心脏,只有电池,但机器人确实可以展现出类似情绪的反应。
最终,我们必须认识到,即使机器人能够表达情绪,它们的情绪也只能被称为机械情绪,与人类情绪有所不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或许能够制造出越来越智能的机器人,它们能够理解和表达情感,这将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全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