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说仓库全机器人还要十年才能实现,现在
亚马逊公司犹如一座技术与创新的灯塔,照亮了自动化的未来之路,同时也让人们深感自动化技术的焦虑与希望。亚马逊的仓库技术革新,在零售行业无疑是一马当先。尽管其在自动化技术上的投入已经远超其他企业,但即便是亚马逊,也深知完全替代人工的路还很长。
亚马逊机器人技术实施总监斯科特安德森在巴尔的摩运营中心的媒体参观中表示:“人们常常误认为我们很快就能实现完全自动物流中心,但实际上,技术要达到这一点,至少还需要十年的时间。”安德森指出,当前的自动化技术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尚未达到亚马逊的需求水平。
对于亚马逊来说,实现真正的自动化仓库并非易事。简单的如从一堆物品中挑选出特定的商品而不损坏其他物品,或者一次性拿起多个商品等对人类来说轻而易举的动作,对于机器人来说却需要精细的操作和复杂的编程。即便是亚马逊也需要数年时间的研究与开发,才能让机器完成这些任务。
自2014年起,亚马逊已经开始推广基瓦系统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仅承担了仓库中的部分工作。人类员工仍然负责将商品放上机器人货架、补充存货。机器人则负责搬运重达3000磅的货架,人类员工则根据电脑屏幕的指示从货架上取货并装箱。这种结合使人类员工不再需要整个仓库到处走动拿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生鲜食品的配送环节,机器人的使用也暂时无法取代人工。生鲜产品相较于普通商品更为脆弱,机械臂的力度控制是一大挑战。人类在判断生鲜产品的质量方面比机器更准确。比如,某些顾客可能需要熟透的香蕉,而另一些顾客则喜欢稍硬的香蕉,人类可以一眼分辨,但机器需要更复杂的图像识别技术才能做到。
最近,亚马逊宣布将升级Prime会员的包邮两日达服务为包邮一日达。安德森表示,公司目前的目标是缩短从订单确认到商品离开仓库的时间至4个小时以内。与此订单离开运营中心后的自动化技术仍在测试阶段。
亚马逊在华盛顿州测试的快递机器人Amazon Scout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个拥有六个轮子的机器人能够避让行人和动物,行走速度与人类步行相当。目前这项测试仅有六个机器人参与,且仅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工作。要让这些机器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一公里”配送,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亚马逊在自动化技术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面临许多挑战。从现有的技术和实际情况来看,完全实现自动化物流中心仍需时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亚马逊以及整个物流行业将变得更加高效、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