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期了还能不能食用?科学家研发出能识别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这项创新技术能够帮助我们迅速识别肉类和鱼类是否变质,有效防止食物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当下全球食物浪费现象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德国《明镜》周刊网站报道称,每年全球有大量的水果、蔬菜、面包和肉类被丢弃。这其中,大约有一半的食物仍然可食用,仅仅因为过期而被当做垃圾处理。这不仅令人痛心,更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面对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不断寻找解决方案。近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他们开发出了一种由纸张和微小碳电极组成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看似普通,却隐藏着强大的功能。
研究人员利用纸张的吸湿性,制造出了这款样机。尽管纸张在触摸和看起来都是干燥的状态,但实际上它含有约5%的水分。正是这些水分,使得传感器能够感知到肉类或鱼肉变质时产生的氨和三甲胺等水溶性气体。测量结果可以通过一款应用程序轻松读取。
更令人兴奋的是,这款传感器还集成了近场通信芯片。该技术能够通过电磁感应读取信息,使得检测过程更加便捷。当肉类和鱼仍然可食用时,研究人员的应用程序会自动提示;而如果食物变质,则应用程序没有任何反应,为消费者提供了清晰的参考依据。
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比现有技术更准确。新系统的单价仅为2美分,非常经济实惠。而且这款传感器可生物降解,无毒无害,解决了之前类似传感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研究人员居代尔和同事表示,当前开发的传感器是同类技术的首个可商业化变体。大规模生产这种传感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科学家们预计在未来三年内食品制造商和超市将采用这一技术。在此之前,研究团队还将继续完善系统并扩展检测对象到其他食品领域。针对果蔬状态检测的需求,他们正在开发能够识别包装中单类气体和湿度变化的系统。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更好地减少食物浪费现象的发生,让每一份食物都能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