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什么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职业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不禁开始思考,哪些职业能在未来的浪潮中依然屹立不倒,哪些会被时代的巨轮无情抛弃?在这样一场智能变革背后,作者姜奇平带我们深入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职业。
随着阿尔法狗的围棋冠军实力、微软小冰的诗意盎然以及百度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纷纷展现,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职业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寻找那些难以被机器替代的安全职业呢?我们不能盲目猜测,需要一个清晰的思考框架。
当我们深入人工智能的本质时,2011年图灵奖得主朱迪亚珀尔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启示。珀尔教授提出了因果推断的框架,强调人工智能需要通过建模将相关关系转化为因果关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意味着,那些难以建立模型、难以找到规律的工作,将是机器难以替代的领域。比如,对于那些购物毫无规律的消费者,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工作更适合由人来完成。
斯科特佩奇的《多样性红利》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判断框架。书中指出,人在处理复杂、多样化的事务时,往往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优势。例如,股市的预测、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婚恋的选择等,这些都是机器难以替代的领域。因为这些领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超出了机器的算力范畴。
马华兴和王鹏的《做出好选择》进一步将工作与人工智能联系起来。他们提出了程序型工作和型工作的分类。型工作,正是那些充满未知和变化、难以被机器完全替代的领域。例如,社交类工作、设计类工作以及经验类工作,这些都是未来的安全职业方向。
网络文艺、网络娱乐等行业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例子。这些行业充满了多样性和复杂性,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复制和替代。这些行业中的职业,如直播带货、孩子打针专用动画片等,都是人工智能难以涉足的领域。只要与人的情感沾边,如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职业就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职业并不仅限于特定的几类,而是可以无限增加。只要我们深入理解了人工智能的原理和职业的原理,我们就能找到那些适合人类发展的安全职业。这些职业不仅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方向,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我们期待人工智能在努力发展的也能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