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联合科大讯飞签署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人才
导语
近日,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科大讯飞公司正式签署《人工智能人才培育战略合作协议》。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其他领军企业如特斯联、寒武纪以及第四范式等,也联手签署了《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标准合作备忘录》,共同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据工信部深入调研统计,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与人才需求比例达到惊人的1:110。展望未来,至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一万亿,相关产业规模更是将达到十万亿级别。在这一繁荣景象背后,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预计将达到惊人的五百万。这一人才缺口呈现出金字塔形状,其中,顶端的前沿理论研究人才和中端的技术应用与科技转化人才虽然需求较高,但最大的缺口仍在于面向产业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大讯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并从多方面展开工作以应对人才缺口问题。他们将从企业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产业并制定相应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标准。他们将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全面思考人工智能人才培育标准的布局,统筹全行业并调动社会各资源,实现产、学、研、用的一体化,打通人工智能体系端到端的匹配。科大讯飞还将联合产业链上的企业,与高校及产业园区合作,打造项目应用与产、学、研的对接,分享技术优势和专家经验,辅助校园人才培养,实现商业项目对接。
不仅如此,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与科大讯飞还将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研究所”,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区域产业赋能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一个面向、企业、院校的全方位应用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生态培育系统,实现“点-线-面”的全方位工作体系推进。这一合作无疑将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助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机器人
- 工信部联合科大讯飞签署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人才
- 王江平出席2025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信息发布会
- 哈勃智慧云发布 打造时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 东芝开发人形机器人 可用三种语言交流
- 天宫二号运抵发射场 将于2025年9月中旬发射
- 人工智能可预测心脏病人何时死亡:准确率80%
- 全面屏全面来袭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获新机遇
- 人工智能可生成以假乱真的假新闻 未来或存在大
- 国内首创240吨超重AVG亮相天津朗誉机器人举行
- WWDC盛会将登场 6大亮点吸引果粉期待
- 科学家:须建立道德和伦理委员会掌控人工
- IBM上线深度学习即服务项目 帮助开发者缩短
- HDL智能机器人体验即将亮相北京智能家居建筑展
- 爱尔兰推出无人机交付 机器人课程招生
- 专家释疑无人机为何不飞行受阅:信号易被干扰
- 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发力马来西亚100万个榴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