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释疑无人机为何不飞行受阅:信号易被干扰
武器名称“攻击-1”:多功能战斗与侦察先锋
在信息保障模块方队的第23方队中,有一款引人注目的装备——武器名称“攻击-1”。这款装备集侦察、情报传输和火力打击于一身,展现了现代战争的多元化需求与高效整合。
这个方队由三种型号、共11架装备组成,是阅兵中编队最长、排面最多的方队之一。这些受阅装备均为我军列装的型全天候无人侦察机,展示了我国军事技术的成果。特别是“攻击-1”,作为国产GJ-1中型长航时无人机的代表,它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备受瞩目。在和平使命2014演习中亮相的“新型察打一体”装备,具备发现目标后立即攻击的能力,是对快速消失目标的致命打击武器。
军事专家杜文龙表示,“攻击-1”型无人机实际上就是空军正式服役的“翼龙”。这款无人机的弹种非常齐全,包括、制导、空地导弹,以及滑翔制导的各种武器系统。这说明了它的续航时间长、作战半径大,具备对目标进行持久侦察和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
除了“攻击-1”,方队中还包括BZK-005中高空远程无人侦察机系统飞行器。这种具有隐身能力的无人机主要用于执行侦察任务和搜集情报。而JWP02型中程通用无人机则是为了取代已服役近15年的JWP01型,展示了我军装备的持续更新能力。
对于为何这些装备在阅兵时没有采取飞行方式展示,而是采用卡车装载的问题,国防大学军事专家李大光解释,无人侦察机的编队飞行在目前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挑战。由于它们是自主飞行、人员地面操控,无线电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编队飞行距离太近,对技术和操作的要求极高。这些无人侦察机主要用于单机执行任务,编队飞行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这些先进的无人侦察机系统不仅展示了我国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体现了现代战争对多元化、高效整合的需求。它们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地区和平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骄傲成果。
工业机器人
- 专家释疑无人机为何不飞行受阅:信号易被干扰
- 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发力马来西亚100万个榴莲月
- 美国人工智能预测判案结果准确率比法律专家更
- 2040年机器人犯罪率将超过人类 成大多数犯罪主体
- 国内首台500米以下水下机器人高新区研制成功
- 数据从制造走向智造中国制造逐步跨向
- E Ink获突破:为电子纸带来全色彩
- 中国机器人密度世界排名23位成长趋势迅速飙升
- 捕捉萌宝表情 全靠Lecoo倍爱宝晒娃神器
- 超能健康服务机器人 助力湖南数字新基建
- 国内首个柔性骨骼机器人亮相高交会 引来众多科
- LG总裁:AI终极目的不是识别命令 而是理解人类意
- 云计算正在杀死传统软硬件
- 破立结合做实通信市场营销
- 京东机器人教育学院推出教育新装备
- AI将彻底改变商业模式,工人们需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