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人机量子组网研究取得新突破

智能机器人 2025-03-29 01:5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近日,南京大学中科院院士祝世宁团队在国际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科技热潮。该团队成功实现了空中编组纠缠光子分发,在两个相距一千米的地面站间搭建了纠缠光子网络,这一成果标志着量子网络朝着实用化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突破性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这项科技成就犹如科技领域的璀璨明珠,不仅代表着对单一节点量子通信的成功突破,更象征着移动量子网络的崭新篇章。

据了解,该团队去年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报道了使用单一节点成功进行量子通信的成果。从单节点量子链路发展到移动量子网络并非易事,需要实现中继节点数量的提升,实现从一到二的跨越。这不仅要求技术的飞跃,更要求科研人员具备极高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中继节点的增加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要将复杂精密的光学仪器轻量化,实现单光子高精度跟踪接收和重新发射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的攻克。这无疑是一项极其复杂且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犹如百步穿杨般艰难。南京大学团队的成员们却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攻克了这一难题。

经过多次实验验证,该团队成功证明光学中继能够高度保持光子对的纠缠特性,这一成果不仅表明光学中继是一个有效的量子链路,更为移动量子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团队中的谢臻达教授还指出,新成果证明了移动量子组网的可行性,未来可以利用高空巡航建立距离超过三百公里的量子链路,低成本的小型无人机负责在城市和农村进行小范围的量子通信。这将极大地推动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便捷。这一成果的诞生无疑为未来的量子网络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展现了移动量子网络的巨大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量子网络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一重大突破无疑将成为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和更多精彩突破的出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