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卡曼德 凭3D视觉跑上朝阳赛道

智能机器人 2025-02-12 12:56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梅卡曼德机器人公司并非生产完整的机器人,而是专注于研发机器人的核心组件——为其赋予精准的“眼睛”和“大脑”。通过这两项核心技术的结合,该公司成功解决了机器人操作中的一项重大挑战——精准抓取无序摆放的物品,这一难题在过去被视为机器人技术中的“圣杯难题”。

最近,梅卡曼德机器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商务总监徐婷婷因其在“工业机器人3D智能相机和视觉系统”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了2018年“创青春——中关村U30”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的年度创业者称号。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徐婷婷强调:“创业的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市场方向。”她指出,要紧密关注市场痛点,致力于研发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落地应用且成本低廉的产品。

针对当前许多年轻人不愿从事重复、枯燥的劳动,以及体力劳动招工难的现象,梅卡曼德机器人公司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解决用工荒成为了该公司创业的初衷。

公司的核心团队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技术背景。例如,邵天兰,一位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归国创业者,曾在德国知名协作机器人企业工作多年,并参与过世界最先进协作机器人的研发。他回到中国后创立了梅卡曼德机器人公司,并聚集了一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合伙人。

市场中的“用工难”问题规模庞大,达到了千亿量级。梅卡曼德决定从3D视觉的细分市场入手。徐婷婷解释说:“我们不与上游机器人厂商或下游集成厂商争夺利润,而是专注于3D视觉产品的研发。”

今年6月,梅卡曼德生产的第一批3D视觉产品上市,立即获得了多家不同行业头部客户的批量订购。这些产品使得多条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实现了升级,并赋予了机器人更高的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分别是3D智能相机和视觉算法技术。在物流行业和传统生产制造领域,机器人已经能够完成许多复杂的工作,如搬运、拣选和装配等。以前无法处理的复杂情况现在都能轻松应对。

徐婷婷表示,过去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受限于固定位置的重复抓取,无法处理无序摆放的物体。但现在,梅卡曼德的3D视觉产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如物体堆叠、物体表面的花纹图案、不同物体的分类等。

迈向多行业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徐婷婷在观察中发现,创业赛道中的3D视觉领域独具魅力且前景广阔。她表示:“去年上海工博会上,展示3D视觉解决方案的厂商寥寥无几,而今年这一数量激增,整整增长了十倍。这足以证明越来越多的厂商看到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整个行业正在蓄势待发。”

她认为,投资人寻找的是具有发展潜力的赛道和相应的企业,因此选择一条朝阳产业赛道对于创业至关重要。她解释道:“如果其他公司不愿涉足此行业,那意味着这个商业模式可能行不通。”

梅卡曼德以其稳定的商业进展在创业赛道上驰骋。成立仅两年,便完成了三轮融资,成功入选比考入哈佛还要严格的微软加速器,并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亮相,获得了数十个大客户的订单。

徐婷婷满怀激情地表示:“我们现在处于A轮融资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在成熟产品的基础上开拓市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将3D视觉产品技术市场化。”

她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这一过程:“就像是从1到100的复制过程。”梅卡曼德的目标是提供成熟、适应不同场景的标准化3D视觉解决方案。他们希望帮助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生产线应用该技术,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各个垂直细分行业都有其独特之处,如何使3D视觉解决方案适应各行业机械臂,以满足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团队每次获得订单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们致力于改进3D视觉相机的性能,因为B端市场的每个客户都有特定的需求。我们根据使用场景克服技术和市场难题,并根据反馈不断更新产品的软硬件。”徐婷婷解释道。

在梅卡曼德机器人公司的3D视觉实验室中,记者看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多个品牌、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机器人共处一室。其中,一架高达2米的机械臂正在认真地进行轨迹规划练习,而拆码垛机器人和金属分拣机器人则在一旁休息。工作人员介绍:“每当接到新行业订单时,我们的团队会为工业机器人定制3D视觉解决方案,让它们在这里不断精进工作技能。”梅卡曼德正在将先进的视觉技术融入机器人系统,使机器人能够适应更多种类的物体和工件,应对更复杂的场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