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到2025年 全省仪器仪表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左右
江苏省仪器仪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正迈入快车道。为响应国家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号召,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期发布了《江苏省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推动该省仪器仪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为制造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份《行动方案》雄心壮志地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全省仪器仪表产业规模将达到惊人的3000亿元,产业基础将得到进一步巩固,自主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在这一期间,我们将培育出10家省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新增至少10家专精特新企业以及10个左右的仪器仪表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更令人兴奋的是,仪器仪表将深度融入“1650”产业体系,形成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应用体系,使江苏成为全国仪器仪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高地。
到2030年,全省仪器仪表产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产品的精度、效率、智能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部分标志性产品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领域的高端仪器仪表“卡脖子”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产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将明显增强。
为实现这些目标,《行动方案》部署了十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搭建创新平台载体、加强创新示范应用等。其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首要任务,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需求,围绕科学仪器、工业仪器、专用仪器三大领域,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在多个细分领域中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行动方案》还强调搭建创新平台载体,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研发创新平台载体,积极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前沿和共性技术研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用单位联合开展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江苏省仪器仪表产业将继续加强创新示范应用,聚焦“1650”产业体系,推广高端仪器仪表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专用领域的优秀应用场景。通过新技术融合应用,推动智改数转网联,提高仪器仪表产品质量稳定性和批量生产能力。
为了推动仪器仪表行业的深度发展,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行动方案,旨在引导和支持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拓展、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培育。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质的飞跃,目标是培育一批在仪器仪表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业界“小巨人”企业,确保在仪器仪表产业中占据制高点。
在标准化进程中,我们强调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了满足重点行业的需求,我们鼓励龙头企业参与仪器仪表核心技术、检验检测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也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在产业急需的领域制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以提升我们在标准领域的话语权。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支持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机构搭建基于实际制造场景的试验验证平台,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中试技术规则和标准。
产业集聚发展是我们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结合各地的产业基础条件和功能定位,我们将引导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聚。苏州以其产学研综合优势和高端装备制造能力,重点发展一系列高端科技仪器,致力于打造一个领先全国的高端科技仪器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无锡则以智能检测为重点发展方向,拓展量子精密测量的未来产业,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突破。淮安则以其独特的工业自动化仪表产业特色,加速向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成套智能化系统的拓展,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为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我们强调健全产业服务体系。鼓励仪器仪表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测试平台等资源,支持建设多元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产品质量、检验测试、质量认证等,以建立健全的仪器仪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计量监督和产业公共服务能力。
国际合作是我们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及其他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协同对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国际化水平。我们也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端科技仪器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推动高端仪器仪表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
为了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我们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人才支撑和创造良好环境。我们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方案和实施措施,将有力地推动仪器仪表行业的蓬勃发展。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