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何如此热衷机器人产业

智能机器人 2025-01-23 10:28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中国社会科学界的翘楚冯昭奎,荣誉学部委员及日本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于《日本学刊》2016年第3期发表了引人深思的文章——《辩证解析机器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全文丰富而深入,约2.1万字,为我们揭示了机器人在日本经济中的多重角色。

机器人产业被誉为“技术创新的象征”,它如同一张王牌,解决了日本少子老龄化社会的人力短缺问题,更是开拓世界市场的“成长产业”。日本振兴经济的诸多高招中,发展机器人产业堪称一记绝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更是早在2015年就将这一年称为“机器人革命元年”。那么,日本的机器人革命能否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助力日本经济腾飞呢?

事实证明,多年来日本对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其经济和社会,而且这种影响还在不断加深和扩大。

一、机器人助力提高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机器人的使用能节省原材料,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且不畏恶劣环境,能日夜不停地工作。越来越多的日本制造企业选择机器人替代人力,全员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幅提升。例如,一家企业计划用一年时间建成全自动农场,从播种到收获全部由机器人完成。服务业等非制造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机器人,如家庭服务机器人和物流领域的机器人等。医疗领域也积极开发和普及手术辅助机器人、在线医疗以及对话型问诊机器人等。这不仅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还提高了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

二、机器人产业拉动经济增长。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外,机器人的发展还通过刺激设备投资和工业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调查,机器人产业对间接关联产业部门的拉动效果远高于一般制造业的波及效果倍数。这意味着机器人产业不仅自身为经济增长贡献产值,还通过刺激整个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三、机器人缓解少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现象,而日本的少子化、老龄化和人口减少问题尤为突出。引入机器人可能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产业机器人可以作为劳动的补充力量直接顶替或“人机合作”,福祉机器人则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例如陪伴机器人和机器人宠物可以减轻独居老人的孤独感。

四、机器人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开发人工智能水平更高的机器人,推进机器人与互联网的融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可使智能化机器人具备感知周围环境、随机应变的能力,并快速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的要求。随着智能软件的公开化和机器人技术的普及,机器人价格将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快机器人技术的扩散和普及。这些都将推动日本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机器人的智能化与网络化:推动产业革新与防灾救灾的新力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与“网络终端化”已逐渐展现出其在全产业全方位渗透的巨大潜力。这不仅促使机器人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更带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跃升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让我们关注到日本这一地震频发国家,便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机器人技术的重要性。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球约十分之一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其中五分之一是里氏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在这样的背景下,救援机器人如“T-52 Enryu”的投入使用无疑为日本的防灾救灾工作增添了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日本在经济腾飞时期兴建的大量基础设施,如今正面临着翻新改造的挑战。经费和人手的短缺成为了更新基础设施的难题。而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则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它们能够极大地实现现场作业的省力化与自动化,有效应对中长期人手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维修管理的效率。

更为值得期待的,是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日本银行预测,这两大盛事将在2014年至2020年间为日本带来25万亿至30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为了确保盛会的顺利进行,多所大学和企业正在积极研发各类服务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要能帮助发现行为可疑者,还要有自动运行的出租车、向导和迎宾功能,甚至能在喧闹的场所进行多国语言翻译。日本和企业都期待通过这一全球瞩目的盛事,普及各种服务机器人,使其在盛会的实际应用后进一步推广到全社会。

无论是从产业转型升级、防灾救灾还是即将到来的盛事筹备来看,机器人的智能化与网络化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期待与憧憬。在此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机器人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与进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