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机会来了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

智能机器人 2025-01-21 17:44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在这个背景下,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信部以及北京市联合主办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于本月末在北京盛大开幕。此次大会的主题为“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预计将吸引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国的智能制造行业。值得关注的是,备受瞩目的“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推进计划”也将在此次盛会上揭晓。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系统集成领域,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预计未来该市场将助力汽车工业等下游应用领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对此,民生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系统集成商、本体制造商以及核心零部件龙头三个领域的发展潜力。

系统集成商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与国产本体制造商的合作,系统集成商能够创造出协同效益,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服务机器人在军工、医疗、养老、物流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机器人产业的新趋势,这也为本体制造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核心零部件方面,随着技术的逐渐突破,具有研发实力的机器人产业龙头及展开国际合作的企业有望率先突破技术难关。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开发对于降低国产机器人的成本、提高其利润空间至关重要。这些龙头企业有望通过技术研发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游核心零部件及中游本体制造实力。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这也预示着机器人产业在这三个领域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在加紧制定中,预期将提出一系列推动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可以说,机器人的“机会”真的来了。无论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机器人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指导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无论是系统集成商、本体制造商还是核心零部件制造商,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实施,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制造的新纪元:中德合作的深度探索

随着特定市场的开发需求,服务机器人领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土企业凭借对特定环境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正积极占据市场定位,展现其竞争优势。工信部人士指出,服务机器人需要结合本土市场进行深度研发,而本土企业在这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智能制造的大潮中,机器人技术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水平的衡量标志,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了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关键地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正努力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实现进口替代。

工业4.0的浪潮正在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在最近的专访中提到,“创新”将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的重点议题。今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双方的合作项目“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正稳步推进。中德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工业和制造业方面。最近,中国并购公会与德国联邦并购协会签署了一项重要宣言,明确以沈阳作为重要的合作基地,支持双方参与中德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建设。

上海工博会和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举办,进一步凸显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这两个活动将展示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业的最新成果,吸引全球目光。中德两国在智能设备、消费品、医疗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也在深化。中国并购公会与德国联邦并购协会共同发起的中德企业并购基金,首期规模达10亿欧元,这将为双方企业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

沈阳成为中德合作的新焦点。中德企业投资并购论坛在沈阳举行,与会者普遍关注中德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建设。德国企业对该园区的兴趣浓厚,希望在此开展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合作。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表示将支持辽宁企业“走出去”,为企业提供由“融资”向“融智”的优质服务。

总体来看,智能制造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在政策与事件的推动下,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30万台机器人,机器人及系统产值将达到约1000亿元。这不仅将带动零部件市场的发展,而且减速器、伺服电机等零部件的进口替代空间也十分广阔。中德两国的深度合作将为智能制造领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