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动促进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转变

智能机器人 2025-01-18 10:16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今年一季度,常州市华日升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成功获得的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驰名商标称号,再次证明了常州在品牌建设上的显著成就。至此,常州全市的驰名商标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3件,位列全省首位,相较于“十一五”末,这一数字已经增长了3.9倍。其中,武进区和常州高新区的驰名商标数量也在全省同类区域中名列前茅。

追溯常州市企业的发展历程,产业转型升级的每一步都与商标品牌的“创牌、树牌”紧密相连。从最初的借牌生产、贴牌生产,到如今自创商标品牌和多元化品牌经营,常州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高知名度的商标群体,这不仅加快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步伐,更是展现了常州独特的商业魅力。

在“十二五”期间,常州市将实施商标战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实现了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价格竞争向技术竞争、从成本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变。在这一战略推动下,“常州制造”成功向“常州智造”转变。

“四化”培育策略,助力品牌群体强劲增长:

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依托“虚实互动”的新型商业模式,该公司成功整合了文化、科技、体育、旅游四大产业板块,实现了集约化的发展。自2006年筹建以来,该公司已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了高达663件商标。

自2010年起,常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各辖市(区)也纷纷出台扶持商标发展的政策。常州市委、市自2011年起将商标品牌战略工程纳入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并明确了商标品牌发展的考核任务。市还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商标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商标发展的长短期目标。

通过实施“品牌自主化”、“品牌高端化”、“品牌国际化”和“品牌集聚化”四大工程,常州的有效注册商标数量近5万件,较“十一五”末增长了近两倍。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常州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提升。

产业优化,品牌经济驱动转型: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品牌经济的力量。依托“常柴”品牌,该公司成功从产品经营转变为品牌经营,并拥有了年产120万台柴油机的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常州市在“十二五”期间始终坚持将商标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相融合,努力在传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中打造驰名、著名商标群。这些个体优势被转化为行业优势,推动了产品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据统计,2014年常州工业类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7%,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品牌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常州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抢占产业高端以及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动力。新时代产业支柱下的驰名品牌之路——以千红制药等为例

在现今的新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十大产业链的繁荣发展中,常州市以千红制药、天合光能、长海玻纤等企业为代表,已培育出众多驰名商标。它们不仅仅是品牌标志,更是推动产业高端化的动力源泉。这些企业不仅是产业链的佼佼者,更是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公司化发展的先锋。

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升级,常州积极推行品牌战略,着力打造现代高端服务业品牌,加快发展生产务业品牌和新兴服务业品牌。通过组织品牌服务专家的一对一专项服务指导,不仅推动了服务品质的飞跃,还成功培育出了一批新的驰名商标。这一系列的努力让常州的服务业实现了“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

在农业领域,常州围绕“商标富农、品牌兴农”的思路,大力推广公司品牌基地与农户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市的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数量显著增长,形成了以江苏省著名商标产品为龙头的品牌农业新格局。

更令人瞩目的是,常州市的商标价值已不再仅限于企业标识。常州工商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成功将商标这一无形资产转化为真正的资金来源。例如,常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成功以“雪山”牌著名商标质押贷款2000万,这一创新型的融资方式在常州市得到了广泛应用。此类商标权质押贷款活动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更为工商部门服务企业开辟了新的路径。

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常州工商局正不断扩大商标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受众范围,从高知名度商标企业扩展到全市重点打造的十大行业企业,包括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关键领域。这些努力旨在培育更多优质商标,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商标权质押的融资红利。

常州的企业正在新时代的产业支柱下,走出一条驰名品牌之路,实现产业与品牌的双重飞跃。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