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元扫地机与400000元汽车:一切都可以是机器人
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涌动,扫地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汽车正沿着同一发展方向前进。它们共同搭载人工智能算力的芯片,搭载由同一家供应商开发的参数各异的大模型,并遵循相似的技术路径,甚至共享同一个供应链体系。近期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预见性地指出,未来所有能移动的物体都将演变为智能机器人。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一台扫地机和一台汽车之间的共通之处远不止其表面所展现的。人工智能能理解真实世界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分子运动、人类行为还是艺术创作,都在其涵盖范围之内。当前,汽车产业的转变时刻正逢人工智能的爆发,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正在拉开序幕。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为智能化铺平了道路。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44%,且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更是超过50%。这一转变使得汽车电气化成为主流,为智能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发动机被电池取代、芯片接管汽车的时刻,智能化的下半场已经拉开帷幕。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汽车与扫地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技术路径愈发相似。汽车行业的专家指出,之前的自动驾驶技术依赖于人为编写的算法规则,而现在,通过“端到端”的大模型技术训练,AI模型可以学习海量的人类驾驶视觉数据,从而让汽车具备超越大部分司机的驾驶能力。
这一技术变革同样影响着家用扫地机器人领域。从产品设计到研发,都能看到许多汽车制造过程以及核心部件的影子。扫地机器人的设计团队会参考汽车的设计经验,如底盘架构、重心调整等。追觅科技的工程师表示,他们的新一代产品带有仿生机械足,其研发过程中借鉴了汽车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扫地机和汽车的核心部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它们使用的传感器、地图处理、路径规划以及驾驶算法都是相通的。据行业专家分析,用在高端汽车上的硬件和算法可以降级应用于扫地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上。这些互通的供应链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可以看出,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行业之一,不仅涵盖了传统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还包括了许多新兴的产业和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相较于家庭扫地机器人的常规传感器配置,商用清洁机器人的传感器需求显然更为严苛。商用清洁机器人自重超过千千克,速度更快,其传感器配备更接近汽车级别的传感器水平。在智能化的浪潮中,无论是扫地机还是汽车,两者都呈现出明显的融合趋势。它们都在拥抱智能化技术,都在集成大型模型,甚至与同一大型模型企业携手合作。
以追觅科技与日产汽车为例,两者分别代表了清洁电器和整车行业的领军企业。追觅科技在今年五月发布的扫地机X40 Pro Ultra,搭载了与百度千帆文心大模型联合研发的DreameGPT。这一模型在百度大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针对使用场景的微调,使扫地机更能准确理解使用者的语音意图,流畅地与用户进行交互。与此日产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也将应用百度的生成式AI技术。在日产近期的未来出行嘉年华上,公司高级副总经理表示,这一技术的引入将加速日产的智能化进程。
行业内的其他领军企业也都在推进智能化进程。除了追觅科技,云鲸也推出了自己的NarGPT多模态大模型,科沃斯的大模型算法也已经通过国家备案。在汽车行业,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开发大型模型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无论是科沃斯、追觅科技等清洁电器企业还是中国汽车企业,都在经历快速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同时深陷价格战。为了保持竞争力,这些企业需要迅速应对并持续创新。例如,日产汽车推出了“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旨在加速智能化和电驱化转型。到2026财年,日产计划实现73%的产品阵容更新,并推出8款新能源汽车。
支撑智能化的核心硬件是芯片。在核心芯片方面,智能汽车与扫地机有许多共通之处。例如,地平线机器人最初专注于开发车规级芯片,但现在其全新品牌地瓜机器人也在开发适用于更广泛机器人场景的芯片,包括扫地机、割草机、家庭陪伴机器人等。这些芯片都能支持大型模型的实施,既可用于高端汽车,也可用于消费级机器人。
大规模的应用对于芯片企业具有扩展营收、分摊成本的重要意义。例如,尽管汽车解决方案是地平线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非车解决方案在2023年也为其带来了八千多万的收入。研发投资的巨大是地平线在2023年亏损16亿元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大型模型的投入也是巨大的,每年消耗OpenAI超过十亿美金。
在高端芯片和顶级大型模型方面,美国企业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能覆盖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效应。例如,中国的汽车和工业机器人销量以及家用扫地机器人的产量都位居全球前列。这种规模优势使得中国企业在智能化发展上具有更多可能性。
工业机器人领域更是如此。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装机量全球领先,超过一半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在中国本土的工厂内。而在家用扫地机器人市场,中国的年销量超过400万台,本土产能接近1500万台。这种规模优势使得中国企业在机器人硬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如地瓜机器人CEO王丛所言:“在中国,你能找到整个机器人供应链,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优势使得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能够更快速地推进机器人的智能化进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规模效应的实现,众多原本只属于高端领域的产品逐渐走向成熟和普及。曾经只有价值高昂的汽车才能使用的芯片技术,如今已经普及到了普通的扫地机等日常用品中。这一令人惊叹的变革,仅仅在少数经济体中得以展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高端产品的制造和研发成本逐渐降低,使得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先进的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昔日的尖端科技产品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这不仅仅是科技进步的见证,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工业机器人
- 4000元扫地机与400000元汽车:一切都可以是机器人
- 智能扫地机器人技术革新与市场趋势报告_2025概览
- 业内人士称 ChatGPT 毁了网络共享根基,内容所有
- 新年第一单敲定 三星向本土机器人厂商投资约
- 第八届科博会机器人展系列报道3【服务机器人馆
- 中美欧医疗+AI产业对比:中国在多个细分领域应
- 张锐预测未来机器人技术与波士顿动力发展报告
- 肯耐珂萨确认出席中国汽车产业人力资源峰会
- 新应用驱动下的MCU产业:更高集成更大算力
- 我市提前布局 打造西北“最强大脑”西安“未来
- 珠三角“互联网+机器人制造”将做得最好
- 一触即发,驾驭未来 ――AUTOMOTIVE WORLD CHINA 技术
- 备受追捧的人形机器人多久能进家庭?业内人士
- 专访以色列智能机器人中心联合主席Yosi Lahad:人
- 从服务冬奥到走入生活:送餐机器人已“十年进
- 第三届中国国际智能网联汽车论坛2018 创造智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