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似乎一片蓝 钢铁身躯也能开出富贵花?

智能机器人 2024-12-24 17:44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中国电子学会报告介绍】全球机器人市场繁荣,中国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随着全球机器人市场的迅猛增长,据中国电子学会报告预测,到202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65.1亿美元,而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更是将达到惊人的839亿元。这一巨大的市场空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探索。

在这一浪潮中,家电企业也积极投身机器人行业。被美的收购的德国知名机器人企业库卡,近期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在中国的订单同比飙升41.1%,达到5.10亿欧元。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展现了家电企业转型的坚定决心。

随着扫地机器人的普及,家电市场与机器人市场开始交融,催生出智能清洁电器市场这一新的细分市场。智能清洁电器市场的崛起,为家电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从2015年到2020年,我国清洁类电器市场规模从76亿元增长到2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即使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市场规模仍同比增长20%,在家电行业中独树一帜。

《功夫做得足,铁疙瘩也能绽放富贵之花》

在机器人市场的广阔天地里,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这三个细分领域如璀璨的星辰般引人注目。它们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机器人世界中绽放出富贵之花。

随着刘易斯拐点的逼近和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国内市场的热门领域。它们的应用空间和市场需求如同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无数目光。在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已达到惊人的268694台,同比增长57.8%,市场规模超过60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医疗机器人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潜力不言而喻。据业内专家预测,柔性化的手术机器人在国内的市场空间约为136亿元/年。考虑到潜在购买方的需求数量和适应性市场规模,未来国内手术机器人的规模有望达到75亿元/年。柔性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发展空间宛如一片广阔的海洋,等待着更多的探索者。

服务机器人市场则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据Wind数据显示,在前10个月里,我国服务机器人累计产量达到740.99万台,同比增速高达61.70%。在全球范围内,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提交的报告显示,2020年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量激增了41%,达到131800台。其中,对专业清洁机器人的需求增长了92%,达到34400台。这一领域的市场潜力令人瞩目,未来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机器人大市场中,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在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只要功夫做得足,铁疙瘩也能绽放出富贵之花。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市场的未来发展,相信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将会在这个领域涌现。庞大市场吸引玩家入局,机器人产业风头正劲

根据天眼查数据,我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已经突破31万家。今年前十个月,机器人项目融资热度持续高涨,共计299个项目获得融资,其中253个项目集中在C轮及以前阶段,且已有79个项目的融资额超过亿元人民币。

在家电相关的扫地机器人领域,更是频频传来喜讯。截至今年10月底,仅2021年,扫地机器人行业已经完成了多起融资事件。例如,乐生智能、由利等品牌均成功获得数千万乃至数亿元的融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Milton Guerry盛赞中国:“这里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每年安装的机器人数量之多、可操作机器人数量之众,在机器人发展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技术挑战重重,蓝海航行亦需谨慎

那么,机器人技术究竟发展到了何种程度?从行为层面来看,机器人在完成特定任务方面的能力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在处理精度和处理速度上已经远超过人类。在思考层面上,机器人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或意识,这是判断机器人技术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目前来看,机器人的这一能力尚未有显著突破。

尽管机器人技术的前景广阔,但要想在这片蓝海中稳健航行,仍需面对诸多挑战。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的持续扩大,伴随着的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无论是对于新入局者还是已有玩家来说,持续创新、保持技术领先,才是关键。在人类对于人脑工作原理的迷雾中,制造机器的大脑似乎更是遥不可及。尽管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成就令人瞩目,但它们依然依赖于一种人类赋予的“精神模式”。我们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告知其可能遇到的每一种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法,或是赋予其判断机制以便其能自行决策。一旦遭遇超出预设框架的问题,机器人便束手无策。比如,高级的扫地机器人虽然能在地面上自由穿梭,却难以应对搬桌子的任务。

库卡中国区CTO李宏伟也提到,中国的机器人行业智能化水平尚处于“破冰”阶段。因为简单的自动化场景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挑战更为艰巨,传统机器人的固定程序难以应对。中国机器人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不容忽视。

核心零部件过度依赖进口,国内产业链尚待完善。据统计,新安装的机器人中有超过7成零件来自进口,这也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等衍生问题。利润空间狭小,主要由四大家族占据主要市场以及国内品牌核心零件依赖进口带来的高成本共同挤压。到2020年,国外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库卡、abb、发那科、安川——在国内的售价已高于同类型国产工业机器人约40%以上。尽管国内厂商市场份额逐渐提升,但机器人本体业务的毛利率却不足20%,远低于发那科的35%。这不仅反映了国内机器人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也揭示了我们在核心技术上的挑战和需要突破的方向。在蓝海般的机器人市场中,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是在充满无限可能的个人机器人新时代,错误的决策也可能导致翻船。回顾2014年,日本软银集团的掌门人孙正义在舞台上展示了一款充满未来感的大眼睛机器人Pepper,并大胆宣告一个科幻般的新时代的来临,他坚信软银将成为这个时代的领航者。

时隔七年,现实与愿景之间的差距似乎有些遥远。Pepper机器人似乎已经失去了活力,相关的生产线即将面临关闭的命运。现在的Pepper机器人所使用的大多是旧部件,勉强拼凑而成的产品已经显得过时。相关文件显示,近几个月来,Pepper机器人的销量急剧下滑,甚至不足百台。软银的库存中,Pepper机器人的数量也仅剩不到两千台。

与此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那个曾经助力家电企业腾飞的优势,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的加剧,已逐渐显露出疲态。在这一背景下,智能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迅猛,替代传统人工的趋势日益明显。家电企业在生存压力下,寻求在机器人市场的突破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只要坚持脚踏实地,持续创新,企业便能在这一新兴市场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机器人市场虽然充满挑战,但同样充满了机遇和可能性。这是一个关于创新、智慧和决策的时代,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在这个蓝海市场中航行更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