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将从单体提供到整套解决方案
南海企业家代表团访问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探讨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应用前景
日本作为自动化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工业制造业的高度自动化,已经成为全球机械设备和机器人制造领域的领头羊。近日,南海企业家代表团一行赴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进行拜访交流,旨在深入了解日本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国内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交流过程中,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技术部长三浦敏道透露,日本机器人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99%的机器人应用于制造业。尤其在汽车行业和电器行业,机器人的应用尤为广泛。众所周知,虽然机器人技术起源于美国,但在日本得到了产业化规模发展。
回顾日本的自动化历程,不难发现其机器人产业的崛起与劳动力紧缺、产业升级及政策支持密不可分。特别是在1970至199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背景下的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工业机器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的20年,大幅超越美国。至今,日本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仍稳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中国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购买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多次超过日本。三浦敏道透露,日本生产的机器人有很大一部分出口到中国,其中日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主要购买者,主要应用于电路板的生产和汽车焊接。
鉴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许多日本大型机器人厂商纷纷来到中国发展,包括安川电机、川崎重工、松下、富士机械制造等。在佛山等地也聚集了一批日本机器人公司,通过合资方式进行生产,成为日本机器人发展的新据点。
以安川电机为例,作为全球四大机器人巨头之一,其机器人事业部的生产数量已经突破30万台。从全球分发情况来看,超过八成的机器人被分发到日本以外的区域,其中域占比最高,而中国成为安川机器人在亚洲的最大销售国。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日本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在发生变化。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的专务理事富士原宽认为,未来除了汽车和电子部品的组装外,机器人将更多地应用于整个生产解决方案的提供。单个机器人设备无法完全解决生产问题,因此如何运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周边辅助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一整套解决方案是当前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机器人将实现与人协同生产的能力。例如加入更多的传感器应用和高精密技术来实现机器人在各种环境下的灵活应用。这些技术包括3D视觉传感器和力觉传感器等。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未来的机器人将越来越专项化和特定化以满足不同生产需求的能力越来越强未来机器人的功能越来越专项化、特定化机器人的形态也将随之发展从单臂型发展到双臂型多臂型和并联机器人等同时机器和人之间的联动和配合也将更加紧密未来人和机器人将实现协同生产共同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此外不同厂商的机器人管理也将通过大数据来进行协同管理实现各个工厂运用的不同机器人设备的统一管理协同前后协调这也印证了德国工业4.0的方向大数据驱动的协同管理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这次访问交流南海企业家代表团不仅了解了日本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也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经验。■链接: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概览
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自1971年创立以来,于1973年正式确立其社团法人地位。该协会与众多行业协会一样,致力于推动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全面发展,旨在整体引导和促进日本机器人技术的进步。
协会成员包括两种类型的会员:正式会员主要由生产、制造、研发及销机器人相关法人的组成;赞助会员则是由认同机器人工业协会宗旨,并愿意为机器人产业贡献力量的个人或法人组成。
协会的核心工作包括:制定日本机器人行业的基本政策,涉及机器人战略、蓝图、研究及金融税收相关法案等,以协助企业在金融和税收方面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协会还负责行业的宣传广告、举办各类展会,并进行机器人产业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参与推进机器人工程产业的振兴和认证工作等。作为日本最高层次的社团组织,机器人协会也成为日本与国际机器人领域交流的窗口,积极参与国际机器人联盟的各项活动,并与世界各地的机器人协会保持着紧密的交流。
■对话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探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趋势
日本与中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上互补性强,中国作为日本机器人的最大出口国,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对全球都具有参考价值。在此背景下,我们通过与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的专务理事富士原宽和总务部长矢内重章的对话,更清晰地了解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建议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马振军提问:鉴于日本在机器人产业的卓越成就,对于中国如何更好地发展机器人产业,您有何建议?
富士原宽表示,与欧美相比,中国在制造行业的机器人的生产、普及和应用率都较低,自动化率仅达日本或欧美的十分之一,因此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除了制造业,由于老龄化问题,日本对护理型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对于如何攻克护理型机器人的难题,富士原宽提到了成本、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操作便捷性等问题。
关键词: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机器人产品
广东九江酒厂的副总经理关向荣询问:许多中国传统的中小企业也开始关注机器人应用,针对“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趋势,日本是否有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计划?
富士原宽表示,目前日本尚未专门针对中国中小企业需求研发机器人设备。虽然汽车行业是机器人设备的主要用户,但未来会考虑面向中小企业的需求进行产品研发。
关键词:机器人售后管理与保养
广东高力集团的副总裁梁丽聪提出:维护与保养是机器人市场未来的重要竞争部分,日本的机器人维修率、维护成本以及未来的售后服务和保养策略是怎样的?
富士原宽提到,大型用户如丰田、本田等由于自身也生产机器人,因此保养工作做得较好。对于普通用户,则需要依赖厂商进行维护。目前各厂商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售后服务点。未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机器人售后服务和保养也将借助更多创新手段进行普及和提升。关于维护成本的问题,我们采取长期协议的方式,以合理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维护服务。我们致力于确保机器人的持续稳定运行,避免任何故障导致的生产线停滞,因为这会给双方带来重大损失。如今,借助物联网技术,我们每天收集机器人的运行数据,并实时监控,包括定期更换零部件和润滑油,以确保机器人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任泳谊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引入机器人后,如何培养与设备提升相匹配的员工?日本在设备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是如何确保员工素质跟上的?
富士原宽对此解释道:日本较早大规模引入机器人的大型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也相对完善。机器人最难的部分不是操作,而是设定和调试。许多企业正在尝试简化这一过程,例如通过平板电脑操作,减少编程的复杂性。
关于行业标准和投资区域选择的问题,佛山市南方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伦永谦询问:机器人协会是如何制定行业或GIS标准的?是企业自下而上推动多,还是行业协会自上而下推动多?
矢内重章回答:行业协会首先会收集企业的意见,整合信息,然后通过委员会讨论确定。包括国际标准的制定,也是基于企业的需求进行提案。这就是日本机器人工业协会的价值所在。
对于日本与德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和优势,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展部经理彭伟东表示好奇。富士原宽表示:日本和德国的机器人发展起源相同,都是从汽车行业培育出来的,所以大方向上并无太大差异。但在组装和生产环节,德国机器人的普及率和自动化率更高。例如库卡等大型机器人技术主要掌握在欧洲手中,而日本机器人的优势则在于精密组装型机器人技术。
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主任胡智勇注意到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合作的趋势更倾向于江浙、长三角一带,询问为何很少在珠三角开展投资合作?富士原宽认为,在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方面,长三角地区相对珠三角更为成熟,因此日本企业更倾向于在那里投资。上海等地的产业氛围成熟,已经形成一个圈子,这也是日本企业偏爱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