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年后复工,有些工人还没来,但机器人已经来了
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各地复工复产的压力与日俱增,一场激烈的“抢人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为了吸引劳动力,各地纷纷推出花式接人服务,包车、包列、包机齐上阵,同时辅以复工补贴政策,报销旅费、直接送钱、落户加分等五花八门的优惠让人眼花缭乱。
事实上,“抢人”、“用工荒”的现象并非今年疫情的新产物。自2004年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出现“用工荒”以来,这一现象便一直存在。每年春节后返工之际,各地争夺劳动力的剧情都会上演,只是今年因疫情而更显严重。
除了直接的“抢人”大战,许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也开始寻求“机器替代人”的战略选择,作为应对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种策略。例如美的集团,其在互动平台上透露计划将机器人使用密度进一步提升至625台/万人的发达国家水平。虽然中国的机器人使用密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却令人惊叹。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平均机器人密度为77台/万人。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进步也是飞速的,据工信部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五年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计划至2020年中国机器人密度将达到150台/万人。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占全球份额的三分之一。
美的集团作为传统企业的代表,一直在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链,并加速智能制造领域的升级。早在2003年,美的就开始引进机器人技术。2015年,美的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并于同年8月投资4亿元与安川电机合资设立子公司,涉足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领域。而美的的标志性事件是对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库卡的收购。2016年,美的斥资29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库卡公司94.55%的股份,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资跨境并购的最大案例。此后,美的又通过收购以色列运动控制厂商高创进一步补充了其机器人产业链。
库卡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拥有超过百年历史,被视为德国工业4.0的核心企业之一。其被美的收购后,美的在智能制造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技术支撑。如今,美的各事业部已经完成50多个自动化项目,广泛应用于焊接、搬运、码垛、视觉检测等诸多方面,有效提升了集团的智能制造水平。截至2018年底,美的已经将机器人使用密度提升至200台/万人。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美的的智能制造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美的与库卡合力进军智能制造新领域,龙头企业争相布局机器人产业革命
美的正积极向库卡中国下属业务注资,共同创立三家合资公司,全力进军工业机器人、医疗和仓储自动化三大领域。这家老牌科技巨头意图借此变革,重塑自身形象,转型为覆盖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科技集团。这标志着智能制造正在迎来新的一轮革命。
不仅传统家电巨头如格力、海尔,甚至富士康等都在机器人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积极扩张。它们利用自身制造的升级需求,成功孵化出智能制造新业务板块。连饮料巨头娃哈哈和房地产企业碧桂园等行业巨头也纷纷跨界涉足机器人产业。特别是娃哈哈,从2013年开始就积极研发机器人技术,如今已完成了串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及平面机器人的研发,并成功应用于其饮料生产线上。不仅如此,娃哈哈的智能机器人业务已服务于其内部80余家分公司,并成功对外销售。
碧桂园也不甘示弱,引进前发那科中国区高管沈岗,成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计划五年内投资800亿,打造从人才培养到核心技术研发、再到生产制造的全方位产业生态圈。更令人惊叹的是,碧桂园已经用机器人进行建筑作业,多款建筑机器人在总部三期的工地上进行不同工序的施工展示。
这些传统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布局机器人产业,背后反映的是人口红利消失、用工成本上升的现实,以及寻求新突破口的迫切需求。智能制造正成为它们新的增长点。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国民经济多个行业大类中已广泛应用,销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一。
在政策引导和企业推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迅猛发展。机器人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传统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如环渤海、泛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等地成为主要发展区域。随着产业园区的建设,中国从事机器人研发生产的企业数量也急剧增长。这一切预示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全面繁荣和快速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从生态布局到机器换人的深度影响
在我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广东省机器人企业数量达到1306家,位居全国首位,长三角经济圈机器人企业数量更是达到惊人的2309家,占据了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地位。这一繁荣景象背后,涌现出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本土企业。
“新松机器人”、“埃斯顿”、“新时达”、“拓斯达”等企业在机器人整机领域被誉为“国内四小龙”,展示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强大竞争力。而在核心零部件方面,苏州绿的、南通振康的减速机,汇川、台达的伺服电机以及固高、卡诺普、迈科讯的控制系统等,也都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以说,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产业生态链的布局。
尽管国产机器人企业数量众多,但我们在核心技术上仍面临挑战。目前,国内品牌面临低端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外资品牌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难度最高的三大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方面,我国依旧存在短板。这些零部件的市场被海外品牌占据,尤其是减速器市场,大半被日本企业所垄断。
机器人的本土化一个显著优势在于成本的降低。例如,顺德机器人制造商天太机器人发布的一款四轴 SCARA 工业机器人,以仅15000元的市场售价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同样定位于经济型工业机器人的广东企业勃朗特,通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实现了六轴机器人的低价销售,并通过应用商销售模式取得了可观的营收。这些企业认为,通过让机器人走进中小企业,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爆发式增长。
“机器换人”的趋势已经初现端倪,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还解决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痛点,如用工荒、用工贵。卫浴、陶瓷、家具等企业为了将工人从有毒有害的岗位上解放出来,纷纷采购机器人完成喷釉喷漆、打磨、搬运等工序。
关于“机器换人”带来的就业问题,其实无需过分担忧。尽管机器人的使用会替代部分劳动力,但企业的效益提高也会促使企业扩大规模、招聘更多人员。由于工业机器人属于新兴领域,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因此高技能人才的缺口目前成为机器人消费市场的瓶颈。也就是说,“机器换人”虽然减少了部分人工需求,但同时也凸显了专业技能人才的“结构性用工荒”。
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生态布局到机器换人的深度影响,都显示出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推动构建产业工人技能矩阵
随着时代的步伐迈进,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飞速发展下,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发出明确指令——《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推出,宛如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彰显了国家对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的重视。农民工群体,作为技术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的技能提升对于缓解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期的技能短缺问题至关重要。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将是我们走向智能制造时代的重要推手。随着工业机器人的蓬勃发展,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本科开始设立相关专业,积极培养应用型与研发型人才。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已有高达24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而在广东省内,这一数字更是迅速增长,已有超过三十所学校陆续开设这一专业。这一趋势预示着,我们正在从“世界工厂”向“智能制造”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将从依赖人口红利逐渐转向依赖人力资本红利。技能的短板需要补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进入中高端制造强国的行列。这是我们必须走的一条道路,也是我们走向辉煌未来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