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带给艺术的困境与挑战
艺术前沿:人工智能与艺术的交融】
在约瑟夫·博伊斯的观念中,“人人都是艺术家”,这表达了一种普通人的思维活动中所蕴含的创意思维。将这样的思维转化为艺术却需要跨越技术的鸿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鸿沟正逐渐消失。AI绘画工具的出现,使得我们只需通过简单的提示词输入,便能生成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这似乎在将博伊斯的预言变为现实。
这些AI绘画工具的高效率产出,无疑给艺术创作领域带来了剧烈的冲击,甚至可以说给艺术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困境。它们的出现,让艺术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艺术创作真实性的讨论。
纵观东西方艺术史,我们不难发现一种“以古开今”的创作理念。在欧洲,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等艺术流派,都是在借鉴古典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在中国,从宋元时期开始,“崇古”“则古”的风气日益浓厚。如元代赵孟頫的书画实践,他主张追溯晋唐,借古开今。
挪用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借用已有的风格或图式,巧妙地融合历史和当下,构建出新的形象和意象。这种艺术形式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将会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和创意空间。
在人工智能与艺术交融的新时代,我们期待更多的艺术创新和突破,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在这个新的艺术领域中,保持艺术的真实性和独特性。随着AI绘画工具的崛起,艺术创作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那些强调向古人学习或汲取历史风格的艺术创作,其创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只要拥有灵感,并以恰当的提示词引导,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AI绘画工具都能让各种风格瞬间呈现。这一技术的诞生,犹如打开了创造力的潘多拉魔盒,使得创作者无需再为特定风格掌握特定的艺术技巧。
随着AI绘画工具的持续发展,艺术家的身份和艺术教育都将面临深刻的变革和挑战。艺术史的两个基本层面——精神与物质——在这里有了新的解读。在精神层面,艺术依然是智性的创造,是人类理智与情感的外部展现。而在物质层面,随着机械化与数字化技术的进步,艺术的创作与生产已逐渐超越传统的手与脑的协同工作。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崛起,使得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新伙伴,绘图软件的普及也对后现代图像语言产生了巨大推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这些技术在工具意义上有着重大革新,也主要是在物质层面带来了变革。对于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核,仍然需要艺术家的独特想象与创造力来丰富和完善。随着艺术领域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两种颇具代表性的艺术创造机制理论。英国美术史家恩斯特·贡布里希提出的“制作与匹配”理论,为我们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奥秘。他认为,艺术家在创作时,首先要掌握前人的图式,然后通过观察自然、尝试各种色迹或线条组合,经过不断的试错修正,达到与自然的匹配。而美国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则创造了模式语言体系,他描述的253个模式,为我们理解建筑创作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他认为,建筑的产生并非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分化、推演和聚合的过程,新模式可以在既有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演变。
AI绘画工具的出现,让这一切变得更加技术化。建立在既有图式、风格和模式语言基础上的艺术创作,被还原为一个技术模型的演化问题。传统的艺术训练体系,强调技巧的训练与完善,但在AI的助力下,许多艺术效果不再需要长时间的技巧训练就能达成。此时的“艺术创造”,对人工智能而言,就是一个数据、运算和生成的问题。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经典命题“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在AI时代得到了新的解读。在AI成为创意工具后,创造性活动不再需要大量脑力、体力和时间,人人都能参与艺术创作。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当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时,真正的艺术家又该如何定义?他们的角色和艺术创作又将如何变化?
人工智能的大语言模型正在深刻影响艺术领域,它不仅是一种工具上的技术进步,更在逐渐渗透到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核心。我们若承认艺术家在创作中的主体作用,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创造的主体将由单纯的“人”转变为“人”与“高度智能化的拟人”的协同合作。那么,在这种新模式下,创造艺术的艺术家又是谁呢?
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这种影响可能正是当前艺术面临的最大危机,一种“淹没性的消解”悄然发生。在艺术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介入使得艺术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面临巨大的挑战。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艺术创作的有力工具,它与人脑的紧密结合可能会使人脑产生依赖,导致创造力的衰退。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教育的目标应是激发并平衡人类的创造力三角——眼、手、脑的协同工作,而非使其退化。这无疑是艺术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较于大学艺术教育,职业艺术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更为突出。在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时,它们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确保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艺术教育的根基不会被冲刷掉。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的交融需要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让我们一起期待人工智能与艺术共同创造的美好未来。过去,艺术职业教育主要关注技巧能力的培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艺术职业教育的内容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传统的插图、建模、设计软件操作等职业技能,如今可以通过人工智能高效完成。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未来走向。
以往强调的以应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适应了机械化大生产的需求,但在智能时代,这种教育模式可能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人工智能工具的普及下,教授重复性的技艺技巧,或许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需求。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未来,我们无法预测确切的发展趋势。对于人工智能给艺术创造带来的挑战,我有三点认识。
关于如何认知艺术,我认为艺术创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工智能虽然可以在量变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但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即质变,仍然需要人类的智慧和努力。
关于如何创造艺术,我认为在词语和图像之间建立联系是核心。艺术家需要深刻理解语言和艺术作品风格、品位之间的关联。他们不仅应该训练人工智能,还要具备挑选出优质、合适作品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
在这个智能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注重培养真正的创造性思维和跨领域的艺术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关于艺术教育,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发掘和深化人类的创造力,而非简单地创造未曾出现过的艺术。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多以历史名家大师和艺术典范为学习的方向,许多现有的艺术成果其实是多种典范的结合和演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种学院派的创作模式逐渐变得普及且价格低廉。未来的艺术教育将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手艺传承或单向度的技能训练,而是着重培养能够融合多元知识、资源和可能性的综合型人才。
关于人工智能,它确实引发了我等的一些担忧。人工智能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它是否会超越人类?是否会替代人类进行艺术创作?我们能否有效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难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人工智能并非完全替代人类,而是作为工具、助手,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创意和创造力。我们需要正视这些挑战,同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潜力,共同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作者:周博,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
(项目团队:记者张玉梅、于园媛、许馨仪联手报道)
深邃的艺术世界,往往隐藏着无尽的奥秘与灵感。今天,我们有幸窥探一二,这一切,得益于周博教授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洞察。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资深教授,周博先生不仅拥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更拥有锐利的艺术洞察力。他的每一次创作,每一次研究,都为艺术界带来全新的启示。
今天,他们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新的观点,新的发现?让我们拭目以待。背后的故事,团队的辛勤努力,都将在接下来的报道中一一揭晓。由张玉梅、于园媛、许馨仪组成的项目团队,经过深入调查与研究,为我们带来这篇文章。让我们跟随他们的笔触,一同走进艺术的殿堂,感受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