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物理领域的非关键型AI才是今天的最好机会

行业资讯 2024-12-13 09:2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在人工智能的丰富分类中,有一种是根据其在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角色以及容错率来划分的。人工智能可以细分为物理领域和虚拟领域的应用,而在这两大领域中,又存在关键与非关键的不同类型。

虽然这种分类方式在某些方面显得界限模糊,特别是在应用场景的区分上可能导致技术细节的混淆。从商业应用角度看,它却展现出了不可忽视的价值。因为虽然舆论多聚焦于关键领域的人工智能,如无人驾驶、医疗AI和金融智能化等,但这些关键领域的商业化进程仍然任重道远。相比之下,非关键领域的人工智能显然更有可能快速进入市场并实现商业转化。

想象一下信息流推荐、智能语音输入、人脸识别等技术,它们都是非关键领域AI迅速走向应用阶段的鲜明例子。然而在物理领域的非关键AI与它在虚拟领域的同行相比,受到的关注度显然要少得多。尤其是市场上那些所谓的“智能硬件”,仅仅因为内置了交互系统就被称为“智能”,这些伪AI不仅误导了普通用户对AI+硬件的认知,而且泛滥成灾。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浮夸的智能硬件也为已经拥挤不堪的AI市场打开了一个窗口。对于想要涉足AI领域的小公司和创业团队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的黄金机会。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理领域的非关键型AI呢?

我们可以以扫地机器人为例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无人驾驶汽车被视为AI的关键领域应用,因为它绝对不能出错,任何微小的错误率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而扫地机器人则属于非关键型AI,即便它们偶尔犯个小错,比如扫不干净地,也并不会影响人们的喜爱和使用。这样的AI技术,虽然在关键性上不如无人驾驶等高精尖领域引人注目,但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和商业价值却不容忽视。这个观点大体上很中肯,但是需强调,并非所有扫地机器人都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就像有些学者主张无人驾驶技术不必依赖AI一样,只有那些利用AI的核心算法为硬件提供逻辑支撑的产品,才可称作物理AI产品。换言之,单纯的连WIFI或拥有交互选项并不足以定义其为AI产品。

回溯至大约2014年后,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设备迅速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这种智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AI智能。通过手机控制空调、智能手环记录数据并运用简单算法进行处理,这些只是移动计算设备的延伸功能,并未改变它们作为工具的本质,也未展现出自主智能的特性。

那么,如何界定AI与硬件的结合是否具有实质性呢?硬件需要拥有根据数据自我学习并独立输出结果的能力。例如,机器人应能根据视觉数据判断物体的位置,进而制定并执行抓取方案。AI算法与硬件之间需具备高度协调性,确保机械部分能够精准反映AI的推导结果。否则,如果机器仅能构想却无法执行,那它仍旧只是计算设备而已。

综合上述要点,可以洞察到物理领域的AI应用实例其实并不多。但与此相反,这个市场的潜力远超关键应用领域。机器人的潜能远不止物联网所能涵盖。真正的机遇在于它们如何为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创新。

长期以来,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深受影视作品影响,往往首先联想到机器人。这种联想多数情况下带有一定的负面偏见。尽管人工智能尚未将机器人塑造成终结者般的存在,但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为AI与物理硬件的结合提供了无限可能。与此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硬件设备的运算、传输和多元交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机器人技术和物联网的交融为AI在物理领域的应用开启了崭新的篇章。在先进技术与算法的交融之下,物理领域的AI应用已展现出令人瞩目的进化潜力。现在,让我们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探索AI如何为物理领域注入新的生机。

家电领域:智能家居的概念虽已提出多年,但真正的智能化革命尚未到来。很多时候,即便家电嵌入了芯片、系统和网络端口,消费者仍无法感受到其本质功能上的变革。以洗衣机为例,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准确清洗衣物的能力,而非用手机操作或观看球赛的功能。借助机器视觉技术,洗衣机可以自动识别衣物类型、污渍程度,甚至判断最佳的洗涤时间和洗涤剂种类。这样的智能化,才能真正让家电焕发新生。

玩具和游戏设备:AI与玩具的结合虽然看似尴尬,但实际上AI的判断和感知在玩具和游戏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儿童成长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到个性化游戏体验的设计,再到VR设备的个性化适配,AI技术为玩具和游戏设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会。

安全设备:AI在安全领域的应用也备受瞩目。智能锁、AI旅行箱等产品的出现,通过深度识别技术准确判断用户身份,结合语音、生物特征等多种方式,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操作体验。

运动器材与健康:根据用户数据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的逻辑已经被验证过。例如,针对帕金森病人的智能防抖勺,虽然当前技术尚未成熟,但其背后的逻辑是切实可行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基于硬件收集数据的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

野外作业:无人机领域的AI应用虽然更多集中在图像拍摄领域,但其实野外作业设备如水下探测器、探测车等都可以借助AI技术提供更强大的判断和处理能力。例如,最近无人机影响民航的事件,其实可以通过AI技术进行精确控制和智能避障来解决。

物理领域的AI应用的价值不在于提供额外的功能或选择,而在于驱动硬件通过数据处理和算法判断,完成那些人类未曾想到或即使想到也难以实现的事情。从家电到玩具,从安全设备到野外作业,AI正在为物理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会。智能手机带来了支付、社交、娱乐、O2O等前所未有的服务体验,而AI硬件不应仅仅是节约时间和成本,更应致力于丰富生活的多维度。

在科技巨头的垄断之下,物理领域成为了AI创业的少数机会之一。AI创业的门槛极高,无论是数据体量还是核心技术,都堪称历次互联网技术革命之最。在这场关乎未来的争夺中,AI的核心硬件、算法、人才,乃至话语解释权,都被巨头快速占据。搜索、资讯、翻译等用户导向的AI应用,以及关键领域的AI应用,都是巨头之间的竞争战场。

这些战场对创业者来说极为残酷,几乎不留喘息之地。物理领域的非关键型应用成为创业者的有效“后路”。对于有志于AI的小公司和创业者而言,这个领域具有以下优势:

1. 垂直场景丰富且限定性强:AI可应用的领域广泛,特别是在不依赖平台和流量的物理领域,应用场景几乎无限。这为垂直型创业提供了机会,使其可以避免大公司的直接冲击。

2. 容错率带来的核心技术需求降低:在容错率较高的领域,创业者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入场机会。例如无人驾驶技术,大公司和车企可能花费十年时间以降低百分之几的容错率为目标,而创业者则可选择容错率较高的领域切入。

3. 市场启动速度可能更快:巧妙运用AI可以改变消费者对硬件或机械的传统认知,从而使产品迅速撬动市场。

4. 退出通道相对通畅:在当前的AI商业环境下,大公司收购创业项目完成布局是主流。这使得绕道物理领域的创业者拥有更多的退出机会,这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物理领域的非关键型AI应用成为了创业者的希望之光。在这里,他们或许能找到避开巨头竞争的路径,实现自己的AI梦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开源平台正在逐渐降低门槛,使得深度学习等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机会。虽然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仍然掌握在金字塔的高层,但大公司现在更需要的是AI创业者生态。显然,物理领域是互联网巨头不会轻易涉足的,因为算法掌握在他们手中。

与此制造业与AI的结合成为了一种加强产业壁垒的有效方式。AI的核心玩家主要是互联网公司与ICT公司,但他们往往对制造业缺乏深入了解。通过将制造业与AI结合,创业者可以巩固自身产业壁垒,确保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归根结底,AI并非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世界,而更像是一场残酷的丛林战争。要想在未来分一杯羹,就必须从各种细微之处寻找突破口,钻进未来的核心领域。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个案例:美国的Rethink Robotics公司。该公司推出的Baxter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在工业生产效率方面表现出色,使其在机器人领域备受瞩目。尽管Baxter在市场上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在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创业者群落中却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是因为Baxter建立了一个开源硬件平台,让其他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轻松编辑机器人系统和人机交互方式,解决垂直场景中的各种问题。

这一逻辑或许也将应用于未来的AI+硬件领域。基于开源平台进行更垂直领域产品的研发,结合独特的硬件生产能力和需求,可能是打开AI创业通道的可行方案。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逐渐适应并感受到AI的存在,我们可以预见AI全面颠覆人类生活的画面或许只是个时间问题。现在的任务是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和适应AI的存在,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感受AI时代的魅力,就如同我们初次追逐心仪的女孩。尽管现在无法负担像“无人驾驶”、“量子计算”这样高端的豪华装备,过于前卫的追求反而可能让人心生隔阂。如果我们用心撰写情书、精心准备小礼物,或许就能触动心弦——这正是物理领域中非关键型AI的独特魅力所在。它们虽然不像核心AI技术那样显眼,但却在日常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温馨与便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