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机器人·关注 | 推进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发展
导语 作为行业的“后起之秀”,天太机器人从2013年开始组建团队研发机器人到现在形成量产,其发展可谓日新月盛。
“从合同金额来看,天太机器人2017年比上年有近10倍的增长。”天太机器人总经理张兴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天太机器人已将自主设计出的六轴机器人、SCARA机器人、机等应用于3C、家电、纺织、家居建材、五金、玩具、礼品、包装等行业领域,可满足组装、上下料、涂胶、焊接、喷涂、、去毛刺等传统工序。
竞争优势:核心国产化
2017年12月28日,天太机器人荣获由广东省颁发的广东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突出贡献奖。其自主研发的减速机经过稳定性、振动、噪音、精度、寿命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在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张兴华指出,立足于打造民族品牌和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天太机器人从14年开始研发减速机,到15年研发成功,经过2年的实践证明,天太机器人研发的减速机已经达到国产的先进水平,跟进口品质已经很接近了。
减速机占机器人总成本35%以上,是机器人最核心的部件,同时,市场主要供方还是来自于日本,近几年都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减速机对于本体企业而言,具有成本和货期的双重战略意义。“毫不夸张的说,得减速机者得市场。我断言,将来一定是拥有减速机的本体企业会走得更高更远。”张兴华表示。
▲ 天太四轴机器人
可以说,机器人国产化离不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这也是天太机器人专注于研发的重要原因。在张兴华看来,数年以后,国产机器人一定成为市场的主力,进口机器人将慢慢退守高端市场。国产机器人要在核心部件的研发上更加用力、用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机器人国产化。
事实上,天太机器人不仅仅自主研发减速机,还通过与国产核心零部件企业合作的方式积极推进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发展。
据悉,在控制系统方面,天太已经与固高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提高机器人系统的兼容性和易用性;在驱动方面,天太与清能德创也达成战略合作,驱动的稳定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在RV减速机方面,天太机器人与中大达成战略合作,中大RV也达到了量产的实用水准;在电机方面,天太机器人试用并推动了几家国产电机的量产和进步。
应用驱动 定位为轻负载机器人
中大型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五金、重工业等领域,这些方面,已经有很多优秀的供应商,而轻负载机器人应用的领域,多是劳动密集型,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众多国际大品牌在轻负载领域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看重,行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国产机器人更具有机会。
正因为这样,从成立之初,天太机器人就定位为轻负载机器人。而考虑到3C市场近两年SCARA机器人爆发的需求,天太机器人更是将SCARA作为重点研发的产品之一。
众所周知,轻负载多关节机器人应用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客户对效率、使用方便性、兼容性更看重,因此,要求机器人更轻巧、更灵活、更快速。
天太机器人在国内首先使用镁合金本体铸件,外观自主研发设计,使得机器人具有轻巧灵活的结构与高速稳定的,空间移动速度快而灵活等特点,因而可以完成复杂轨迹的运动,从而缩短整个运动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据张兴华介绍,天太机器人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内部走线,再加上天太机器人自行设计的减速机,更配合整体设计,机器人各关节运动角度更大,更加灵活和快速;在和各种实际工况设备通讯上,已经做好前置接口,更适应各种场景。适用于3C行业应用需求,质量轻,体积小,方便安装与操作。
根据市场和案例需求,天太机器人今年新推出TT15-1400和TM50-2600两款稍大一些的新机型,同时,为了应对明年scara市场爆发,天太机器人还推出了TS6-600和TS8-800两款新的scara,并将TS6-600作为2018年的主打机型。
2017年上半年,天太机器人开始建立自己的应用案例,主要集中在小家电的领域,目前已经完成了全国第一条咖啡机的自动装配线。通过多个案例实战,天太已经在小家电智能产线领域建立了一定的优势,并从中分离出一部分单工位工作站,进行批量复制,进一步促进机器人的更广泛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汉诺威展上,由佛山机器人学院建设的首条全面展示工业4.0生产技术的示范线亮相,国产机器人里,天太TT6-800是唯一入选的产品。
其中,涉及机器人工段部分,机器人在小型注塑机模腔内作业,既要求机器人灵活、稳定和快速,又要求机器人与注塑机、视觉系统、、工作台等多种设备接口通信。而这几方面,正是天太机器人的优势所在。再加上天太机器人的高颜值,也更具有观赏性。因此,天太机器人才能够成功入选。
“这条示范线要充分展示整线的智能和高端,因此,对所有机器人和设备要求很高。”张兴华指出。
谈及未来的目标,张兴华表示,未来三年,天太机器人将累积向市场提供1~2万台机器人,同时,进入和智能工厂领域,为中国智能制造升级做出切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