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3年内80%工业企业机器换人 工人数量急下降
今日,东莞市再次聚焦于制造业,发布了备受瞩目的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规划。昨日(26日),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市最新发布的《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进行解读。这份规划不仅描绘了东莞未来几年的产业蓝图,更展示了东莞市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制造基地的决心。
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早已开始探索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从2014年起,东莞率先启动“机器换人”计划,引领全国潮流。仅仅几年时间,全市已有近半数的工业企业实现了“机器换人”,这一数字预计在未来几年还将继续攀升。根据最新规划,到2018年底,全市八成工业企业将完成“机器换人”,而到2020年,每万名员工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120台。
这场技术革新的大潮中,东莞市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推进“机器换人”项目。未来五年,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不低于2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这一项目的实施。五年内,预计将完成约2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带动超过半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新一轮的技术改造。这不仅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也将极大地推动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这场技术革新的大潮中,东莞不仅关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更着眼于服务机器人和特殊机器人的同步推进。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在电子、机械、食品、纺织、家具等行业的普及应用将更加广泛,而服务机器人则将在家政服务、养老助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东莞市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值得一提的是,外资企业在这场技术革新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早在几年前,一些外资企业就开始尝试“机器换人”,他们的实践为整个东莞市的“机器换人”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机器换人”项目实施以来,外资企业的参与度极高,其实践占到了很大的份额。这充分证明了外资企业对东莞制造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对于一些人担心“机器换人”会导致就业问题,东莞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机器换人”并没有对就业造成大的影响。相反,它提高了工人的技能水平,为工人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机器换人”的推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会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引进机器人和智能设备,不会一下子取代所有工人。
东莞市的新政策为东莞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东莞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基地。这不仅将推动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将为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宁康副局长分享了一个预测性的观点:从长期发展的视角来看,东莞企业的用工人数会逐渐减少。但我们看到的是每位工人个人的素质与其承担的责任将显著提升。近年的数据表明,尽管东莞的劳动力供应在逐渐减少,出现了招工难和成本上升的现象,但用工数量的减少是渐进的,没有出现急剧的拐点。这种情况在东莞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现象的出现,无疑为我们的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
人工智能培训
- 擦窗机器人真的好用吗
- 第20届天津工博会3月6日举办 千余企业共商工业低
- 国外社会对于机器人的一些观点
- 协作机器人又有新品登场 速来围观有何亮点
- 突破技术与价格之间的桎梏 减速机发展有望进入
- 马斯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多少钱
- 机器人来了2016高科技智能化将独领风骚
- 工程师忘记关门 机器人走上了大街瞎逛
- 李开复 2018中国最大AI红利是政策
- 无人零售让这5种人失业了 看看哪些零售岗位最可
- 一篇看懂服务机器人语音交互与三大技术的因果
- 人工智能 能否助人类重建巴比伦塔
- 九师两支代表队在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上夺
- 用动作捕捉技术建立人形机器人的数据工厂(续
- 机械科技趋势:智能创新影响力概览与评估
- 国内首款智能加油机器人在南宁试运行 3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