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技术 倍福基于PC的控制技术应用于制造精度为10微米的高精度钥匙生产

人工智能 2025-02-12 09:24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在世界各地,无数的人手中持有的钥匙均出自Wilka的生产线。不论生产环境多么严苛,Wilka生产的钥匙及锁芯都必须毫无瑕疵。制造锁和钥匙需要高精度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甚至能够抵消温度波动的影响,令人惊叹。为了满足这样的高标准,Aumat和AST公司选择了使用倍福的基于PC的控制技术来开发相应的系统,确保加工精度达到钥匙行业要求的极致——0.01毫米。这套技术还能以最小的工程工作量实现定制化特种机械。

在费尔贝特,Wilka Schlie?technik公司的技术总监Olaf Witte解释,他们的生产特点是每天接收大量的定制生产订单。每个订单可能有上千个相同类型的产品,但每个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满足这种多样化的需求,Wilka的生产结构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依赖多种特种机床。这些机床是由Aumat Maschinenbau公司与AST公司共同开发的。

在钥匙生产过程中,每一把钥匙坯都需要经过精确的加工。首先是加工纵剖面,然后是制作钥匙片缺口。Aumat公司的技术总监Achim Ihlefeld强调,专业机床在加工钥匙坯时必须具有很高的精度。他说:“最大的钥匙公差在百分之一毫米范围内。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我们的机械工程必须达到更高的水平。”而倍福的PC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点,即使在有很多并行铣削周期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相应的伺服轴完成。

Wilka的钥匙生产线由两立的特种机床构成,展现了PC控制系统的优势。AST公司总经理Wilfried Wengenroth表示,这两台机床都配备了倍福的控制和驱动技术。其中一台是翻修过的钥匙切割机,另一台是用于铣钥匙边缘的仿形铣床。这两台机器都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进行操控,即使其中一台机床出现故障,公司也能迅速启动另一台机床,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切割机和仿形铣床分别拥有9根和23根伺服轴,都由AX5000伺服驱动器和AM3000伺服电机精准控制。这两台机器通过互联网连接,通过C编程的两个网关进行通信。它们都在工业PC C6930上运行,并通过ADS和TwinCAT自动化软件相互沟通。工业PC还将数据传送到Wilka的中央数据服务器上。

Achim Ihlefeld进一步介绍,仿形铣床上的每根铣轴都有一套刀具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能够智能协调多个刀具的使用,从而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多样化的纵铣削操作。Tim Themann补充说:“刀具管理通过TwinCAT NC I实现,不仅可以选择合适的刀具,还能确保切割出完美的线条。”这使得Wilka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钥匙,满足各种锁的需求。

Wilka公司的电气维护经理Mark Straka分享了他们全面采用倍福控制器的经历。最初,他们使用的控制器品牌繁杂,历经七年才全部替换为倍福的控制器。除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他们特别看重系统的开放性,这样能轻松集成旧有技术,同时接入高级企业网络。这在工业4.0时代尤为重要,通过网络调用整个生产流程,从订单到生产,再到维修服务。

由Aumat和AST公司联手打造的互联钥匙生产线,以钥匙切割机和仿形铣床为核心,实现了钥匙坯的高精度单件流加工。这样的生产模式,对实现工业4.0概念提供了理想的平台。Olaf Witte指出,生产网络化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系统可用性和控制技术服务变得至关重要。倍福的技术让单件流生产既高效又稳定。Mark Straka也证实,响应速度对于生产至关重要,停产成本高昂,倍福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支持,确保了满足各种速度需求。与传统PLC技术相比,倍福的模块化系统节省了控制柜空间和硬件成本,通过EtherCAT端子模块等,快速灵活地响应新需求。

在钥匙生产线上,PC控制系统负责所有自动化任务,包括机床控制、HMI操作、故障显示、数据存档等。TwinCAT NC I控制的仿形铣床和钥匙切割机工位高效运作。钥匙输送和供料系统由伺服轴驱动,实现了精准控制。每台机床都由C6930控制柜式工业PC掌控,配备可视化编程的CP6902控制面板。Wilfried Wengenroth表示,这保证了未来系统扩展的充足性能,并能应对高精度钻削控制等挑战任务。EtherCAT的通用数据采集功能,可根据需求实现集中式或分布式采集,通过EtherCAT端子盒等设备带来更多优势。

自2014年起,Aumat机床采用倍福的单电缆技术(OCT),将动力和反馈系统整合在标准电机电缆中,大幅降低了硬件和调试成本。Mark Straka称赞道:“单电缆技术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出错率,同时电缆用量减少,布局更紧凑、可扩展。”Wilfried Wengenroth还看到了数据传输稳定、参数设置便捷等额外优点。

倍福的技术在自动化、网络化、高效化方面为Aumat机床带来了显著优势,助力实现工业4.0的愿景。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