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地面上的大疆 国产机器狗新秀获近2亿大额融资
近日,通用足式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成功完成了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总金额高达近2亿元。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逐际动力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逐际动力的天使轮投资方阵容强大,包括峰瑞资本、智数资本、明势资本和昆仲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而在Pre-A轮,绿洲资本担任领投方,联想创投也加入了本轮投资阵营。这些重量级投资方的加入不仅为逐际动力注入了丰厚的资金,更在机器人与AI的结合、关键产业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
据悉,本轮融资将为逐际动力注入强大的动力,推动其在产品落地和前沿技术预研方面的快速发展。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逐际动力在四轮足机器人的产品化、人形双足机器人的研发以及AI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的攻关等方面的工作。这意味着逐际动力将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家领先的足式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一直致力于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未来,逐际动力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推出更多优秀的机器人产品,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逐际动力是一家颇具实力的通用足式机器人公司,成立于充满机遇的2022年,其全球总部设在中国深圳。该公司专注于运动智能与足式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展示出了其在该领域的深厚造诣。其产品系列丰富,涵盖了人形双足和四(轮)足机器人,同时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解决方案。而其应用则聚焦于工业巡检、物流配送、特种作业以及家庭服务等2B和2C领域,显示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布局和深度探索。
逐际动力不仅仅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其团队构成也极为强大。核心团队成员在机器人领域拥有超过十数年的学术研究和产学研经验,主要成员均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的精英也汇聚于此,共同推动逐际动力在足式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这样的团队构成,无疑为逐际动力注入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自2005年起,逐际动力便踏上了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及权威机构合作的研究之旅,深入探索机器人与控制算法的前沿技术。凭借着强大的软硬件自主研发能力,逐际动力始终致力于实现机器人的颠覆式创新。
最近,逐际动力正式揭开了其首款全自研四轮足机器人W1的神秘面纱。这款机器人不仅成功攻克了楼梯等难度极高的离散地形,更能在绝大多数非轮式的复杂场景中大展身手。经过多个复杂应用场景的严格验证,逐际动力四轮足机器人W1已做好投入实际应用的准备。
逐际动力的创始人张巍博士强调:“当前,通用足式机器人正处于技术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基础研究与商业化的交集正在迅速扩大。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选择了四轮足机器人W1作为首款主打产品,目标是打造一款拥有全地形移动能力的高效通用底盘。这不仅是一款开创性的产品,更是我们精心锚定的技术、应用和市场最佳交汇点。凭借一流的技术实力,我们解决了长期困扰足式机器人的难题,让足式机器人真正走进产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张博士进一步补充道:“W1的诞生是逐际动力团队不懈努力的成果,它的成功发布是我们向产业化迈进的重要一步。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足式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逐际动力将继续致力于足式机器人的研发与创新,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通用机器人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足式机器人作为通用机器人的重要形态之一,具有极强的生产环境适应力。足式机器人的最大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将感知与运动控制完美融合。
国内四足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高校实验室。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1989年成功研发了四足步行机,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上海交通大学马培荪团队在1991年推出的JTUWM系列四足步行机器人,以其四条灵活腿和先进的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系统引人瞩目。
尽管国内四足机器人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系统理念、关键器件以及基础技术等方面,但我们仍应看到,随着四足机器人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全球范围内的四足机器人市场化发展仍处在早期阶段。这为中国科技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未来国内四足机器人技术将不断突破,达到甚至超越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