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产业崛起中 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成果层出不穷,全国各地的机器人展览交流更是推动了大众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从先进制造技术到新材料技术的推动,世界各国掀起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热潮。智能服务机器人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们作为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人类伙伴,正在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些机器人甚至已经成为人们信赖的家庭成员。想象一下,当身边的售票员、售货员、服务员等被智能机器人替代时,社会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革?
那么,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普及离我们还有多远呢?业界普遍认为,接下来的30年将是智能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业内专家表示,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将是智能服务机器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也将由IT进入RT时代。当前,服务机器人的全球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我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机器人市场。
人工智能已经悄然进入服务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虚拟客服机器人具有独特的场景识别推理能力,可以快速捕捉话题,其语音识别技术也表现出色;点餐机器人可以为顾客完成点餐服务,为连锁餐饮场景带来了充满科技感的体验;IBM的沃森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像医生一样思考和交流,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亚马逊的仓库中,智能机器人协助仓库管理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老年人的智能机器人可以识别肢体动作和手势,实现人性化交互,帮助老人完成搬运重物等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很多人开始关注:机器人能否进入普通家庭?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生产成本仍是机器人研发与应用之间的一道鸿沟。整个智能机器人的价值链包括核心技术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机器人制造、机器人应用以及维修服务等多个环节,其中前三个领域的特点就是资金、人才、技术密集。目前,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成本仍然很高,想要大批量进入普通家庭,生产和销售成本至少需要降至1万元以下,这在现阶段实现的难度很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未来智能机器人走进寻常百姓家或许将成为可能。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期待着智能机器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服务机器人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深度学习技术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尤其在语音和图像识别方面,准确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预计未来3-5年内,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市场的逐渐培育,服务机器人将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企业如Facebook、Google、微软、IBM等已经大力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与此国内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也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创新。
其中,湖南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尤为引人注目。这个集聚区位于长沙雨花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1100亩。一期启动面积为565亩,计划引进30家企业。实际上,已经成功引进了包括全球四大巨头之一的德国库卡的工程技术应用中心项目在内的机器人本体企业。还有深圳拓野、长沙长泰等多家签约购地企业以及注册租赁企业。
这个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四大要素——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在长沙这个主城区都市型工业园区都具备。该园区还具备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地处长株潭地区的几何中心,产业辐射半径大,毗邻省府板块,生活配套环境好,还有便捷的高铁高速网络,能满足高端人士的商务出行和物流需求。
湖南省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的目标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引进2到3家国际知名的机器人本体商和30家机器人集成商,形成一个年产能超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该集聚区还聚焦于差异化的产业特色定位,如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行业的焊接喷涂类机器人,烟花鞭炮、桥梁隧道行业的民爆类机器人以及食品加工和生活类服务机器人等。
可以预见,随着机器人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和大规模生产,我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移动平台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意味着机器人进入普通家庭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