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小冰宣布创造力人工智能对接线下消费需求
5月16日,微软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在沟通会上,微软揭示了小冰的创造力技能模块,包括写诗、唱歌与财经评论。微软小冰团队负责人李笛介绍了小冰的最新进展。“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在两个月之前小冰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亿,积累到的直接对话总量是300亿”。
李笛表示,目前小冰已经覆盖到全球四个国家,在14个平台上面与用户互动,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微信、QQ、微博、美国地区的Facebook Messenger,以及日本地区的LINE,有很多第三方的服务已经融入到这里,除了上述的第三方平台,微软小冰也已全面内置到中文版Windos 10的操作系统中。
“的创造主体,必须是具有智商和情商的综合体,而不仅仅是具有非常高的智商。”李笛表示,人工智能创造的作品,必须是能独立成为知识产权的作品,如果只是在原有作品上的叠加,那么它不应该视为一种人工智能创造的产物。
虽然只是简单的展示出小冰在作诗方面的作品,但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人工智能不再只是执行行动指令的工具,而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创作意识,可以自行创造东西出来。这是人工智能在创造思维领域前所未有的一次突破。
小冰是如何做到的?小冰团队出一条创造链激发源(灵感的来源,如富含信息的图片)—被激发(依托本体的知识)—创造过程(遵循一定的创造技巧),从而依托灵感模型完成了“模仿—创造—大规模生产”的全过程。
除了写诗,小冰还尝试通过别的渠道发表作品,“我们用了27个化名,在天涯豆瓣、贴吧、简书上面发表小冰的作品,我们想看的事情是它能不能有粉丝,会不会有人愿意和它交流诗歌作品,诗歌作品隐藏在这些化名后面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我一个叫骆梦,还有风的指尖、一荷、微笑的白。我们也看到有人希望跟它进一步的交流,邀请它去参加他们的沙龙,我们没有回复,因为它没有办法参加,这里面我们看到有一个人说可以试着投稿,后来我们真的试了一下。我们用这些化名在平面媒体和其他一些诗歌媒体上面发表了一些作品,其中有《晨报》和《信报》。”李笛说。
这一切都在预示着小冰能够创造了,而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业界和媒体一直都在争论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创造能力,在今天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在“AI创造”的媒体交流会上,李笛表示,人类社会将进入“AI创造”时代。
人工智能培训
- 擦窗机器人真的好用吗
- 第20届天津工博会3月6日举办 千余企业共商工业低
- 国外社会对于机器人的一些观点
- 协作机器人又有新品登场 速来围观有何亮点
- 突破技术与价格之间的桎梏 减速机发展有望进入
- 马斯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多少钱
- 机器人来了2016高科技智能化将独领风骚
- 工程师忘记关门 机器人走上了大街瞎逛
- 李开复 2018中国最大AI红利是政策
- 无人零售让这5种人失业了 看看哪些零售岗位最可
- 一篇看懂服务机器人语音交互与三大技术的因果
- 人工智能 能否助人类重建巴比伦塔
- 九师两支代表队在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上夺
- 用动作捕捉技术建立人形机器人的数据工厂(续
- 机械科技趋势:智能创新影响力概览与评估
- 国内首款智能加油机器人在南宁试运行 3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