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创新机遇

人工智能 2020-03-02 08:50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与人类生活所发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教育这个关乎人类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更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人工智能将给未来教育带来怎样的颠覆性挑战和创新机遇?5月13日,“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海内外千余名专家学者跨界研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等联合举办。

为教育带来变革

现代教育能否真正适应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时代?在商业、金融、工业陆续走向人工智能化时,教育会呈现出怎样的未来图景?“我们会重新界定学校和学习内容”,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相信,教育变化有三个阶段,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是教育模式的变革,是教育结构的变革。未来的学校将会成为学习共同体,而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学校主体机构与社会教育机构彻底打通。

当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更精确、有效的教学时,当时间碎片化、知识多元化时,人们如何更好地整合知识、开展个性化学习?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鲁白认为,在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的联合效应下,人才的成长方式、中国的和平发展等因素,要求未来中国的教育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在可见的未来,标准化工作将被机器代替,许多行业的消失不是科幻场景,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未来教育需要在创造性、理解力和审美力等方面,挖掘和培养人们更多的创造性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项贤明也认为,对于教育而言,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今天的教育所面对的重要任务,不是把书本的知识搬到学生的脑子里,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则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应该顺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需要,用前沿和发展的眼光吸收和借鉴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引领和推动未来教育的发展。

培育人的创造力

人类正处于从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过渡的阶段,智能时代是智慧融入物理世界的新时代,它利用、、等先进手段,将人类智慧融入物理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褚君浩提出,未来教师极有可能替代人类教师,这是因为可以把众多教师的经验汇聚到机器人教师来进行教学。机器人不能代替人,人是有精神、有情感、有哲学头脑的。,现在需要培育人的潜能,塑造人健康的体魄和心灵,这也是“人”与机器的重要区别。

“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颠覆性的影响,特别是对知识的处理方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表现一方面是知识的创造,另一方面则是知识的破坏。”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蒲戈光提出,机器在知识的存储、传播、执行和检索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人类的优势则在于破坏知识和创造知识。尽管机器也有学习能力,但和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与情感认知相关的能力相比,它仍然简单和机械。

蒲戈光表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考者的批判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他呼吁,“我们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设计型人才。”在这样的教育需求下,人文科学会强势回归。

学习者也是创造者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朱永新对未来学习方式的改变充满期待。他认为,人类已经进入到借助于智能设备而生存与发展的时代,人机结合的学习方式会发挥更大作用,认知外包的现象会让个人更加注重方法论的学习。机器不可能取代人的思考,但机器人可以帮助人更好地思考。未来,混合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研究型学习将会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人和机器一起来学习,会帮助人变得更强大。过去人是知识的消费者,未来每个学习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

与会者在探讨时还表示,未来教育的方向将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还将摒弃粗放式教育,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教育。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个人喜好和特点提供相应的私人教育,这将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尽管教育会不断地变化,但如果没有把握住不变的东西,我们永远把握不了教育真正的本性,永远跟不上变化的步伐。”什么才是教育不变的东西?朱永新认为,应当是让每个人真正能够快乐、自主地学习,让每个人能够真正享受学习生活、享受教育生活,让每个人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与天赋,让每个人在和伟大事物相遇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成就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