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冷冻电镜+人工智能,“埃空间”要让新药
冷冻电镜在解决分子成像来源问题的,AI则可解决图像分析和药物设计问题,两项技术交叉运用能让解析蛋白结构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大大的提高,将极大加速药物研发筛药初期,对药物设计提供可靠的靶点,为小分子药物指明方向;药物设计后期,也能直接提供结构生物学的证据。
随着市场对原创靶蛋白需求的提高,以及硬件、算法软件上的突破性进展,冷冻电镜解析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取得了质的飞跃,预计未来,冷冻电镜+人工智能将成为结构生物学和癌症药物研发中的强大工具,深度参与药物研发。36氪近期了解到的埃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埃空间)便是布局上述业务的一家企业。
简单来说,埃空间搭建了一个整合 AI 和冷冻电镜的医药研发平台,意在从分子结构动态多构象切入新药研发,并使用冷冻电镜技术将药物研发从“盲筛”变为“设计”,通过实验解析靶点药物复合体的动态结构,再通过人工智能、建模模拟和计算化学的方法找到与之匹配的优化药物,进而弥补传统药物研发方式下靶点结构未知、随机性强、研发周期长、成本高的缺点。
埃空间CEO程功指出,冷冻电镜虽然可以产生海量生物制药数据,但绝大部分设备使用效率非常低,购买设备后的数据处理和计算都处于空白,海量生物数据处理的精度、速度远远不够,存在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在后期数据处理上,AI则能发挥较大作用。
为此,埃空间聚焦在研发+制药+三维测序上,区别于目前集中于“筛癣识别、预测”的AI+药物初创企业。据悉,其目标是,将冷冻电镜的“三维测序”变成类似目前低成本的基因测序,并完成临床应用,通过电镜本身和 AI 的技术革新把“三维测序”成本降下去。
程功指出,其团队使用的 AI 及其特殊的算法,使得计算速度大幅加快,缩短了时间,从而跟上药物开发的节奏;AI 还提高了结构解析精准度,对药物靶点鉴定更精准,降低了药物研发脱靶的概率;,多构象及动态和能量信息的提取也有利于更全面的结构解析,有利于指导后续药物设计。
用冷冻电镜技术,实现“药物靶点鉴定和分析”,为合作客户提供基于冷冻电镜技术的高分辨率三维蛋白质分子结构动力学可视化,以及生物大分子和药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埃空间的冷冻电镜+AI 平台(企业供图)
据他介绍,目前该团队正在将该技术运用到蛋白酶体靶向药、NLRP3 靶向药和新冠病毒研究等3个主要药物研发方向上。
商业化方面,据介绍,埃空间的收入构成分为两种,一种为技术服务换取现金转让知识产权专利获得一次性收益;另一种为技术服务换合作药物的股权分担开发费用投入,共享专利,按照里程碑付款方式,分享药物阶段的成果,持有长期股权收益。
,埃空间推出了ROME(Cryo-AI 的 demo 版本)开源软件,在欧美被很多科研和制药领域同行采用,某些与药物设计紧密相关的多构象及动态信息的计算,速度相比目前主流软件 RELION 提升100倍以上(数量级的提升);接下来,埃空间也将继续进行数据计算的算法升级。
而除了原创药物靶点和机理的新药物设计,例如正在进行地 NLRP3 靶向药,埃空间还对研发失败的药物重新靶点分析和设计,和已成功上市的药物的药性改良、专利延长。
目前,在进行地案例是蛋白酶体靶向药地研发设计。埃空间的团队也正在进行基S蛋白的新冠病毒疫苗设计,设计的重点在于通过精准的结构和动态信息,评估和弥补已有疫苗在潜在安全性方面的风险,以及加强对病毒突变的应对。
36氪获悉,埃空间近期已启动天使轮融资,资金计划用于 AI 软件硬件升级、市场和客户开发等。
人工智能培训
- 擦窗机器人真的好用吗
- 第20届天津工博会3月6日举办 千余企业共商工业低
- 国外社会对于机器人的一些观点
- 协作机器人又有新品登场 速来围观有何亮点
- 突破技术与价格之间的桎梏 减速机发展有望进入
- 马斯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多少钱
- 机器人来了2016高科技智能化将独领风骚
- 工程师忘记关门 机器人走上了大街瞎逛
- 李开复 2018中国最大AI红利是政策
- 无人零售让这5种人失业了 看看哪些零售岗位最可
- 一篇看懂服务机器人语音交互与三大技术的因果
- 人工智能 能否助人类重建巴比伦塔
- 九师两支代表队在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上夺
- 用动作捕捉技术建立人形机器人的数据工厂(续
- 机械科技趋势:智能创新影响力概览与评估
- 国内首款智能加油机器人在南宁试运行 3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