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首次应用于地下管网系统,9900公里地下管
在通州区,一个全新的城市管理创新正在悄然改变我们对城市地下管线的认知。通过手机APP,我们可以一览无余地查看城市副中心的“地下经络”三维立体图,如同拥有了一张透视城市的神秘地图。
在这张地图上,每一条道路下的自来水管道、排水系统、路灯管线等一览无余。这是通州区地下管线三维系统的新成果,它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全境地下管线普查。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我们如同拥有了探查检修的“透视眼”,解决了以往无法直观查看、难以清晰识别的问题。
今年,通州区城市管理委以国产超图地理信息为平台,将地下管线进行全面三维立体化展示。这项技术与通州区地上城市部件、三维城市相结合,实现了全区地上地下的三维一体化管理。三维平台系统拥有多种功能,包括施工安全监管、管线数据查询、数据更新以及应急响应等。目前,该系统已覆盖通州区所有市政道路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热力等八大类十四小类,总长达9900公里。
在这张生动的三维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管线,蓝色代表给水管,红色代表电力管等。AR增强现实技术将真实环境和虚拟管线数据无缝集成,让技术人员可以从不同角度清晰查看周边地下管线排布情况。这一技术的应用在北京尚属首创,而通州区也是全市唯一实现全境地下管线普查的地区。
为了规范地下管线数据成果,降低管线破坏事故发生率,通州区城管委自2013年起便持续开展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如今,他们已经完成了全区906平方公里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一张图”的构建,并完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及乡镇建成区的地上城市部件普查。
这项创新不仅让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的“脉络”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新建小区规划设计时,除了地面配套设施,地下管线的配置也至关重要。有了这套系统,我们可以更高效地规划给水管、污水管的布局。
在应急响应方面,这套系统也表现出强大的实力。如果有管线发生跑冒滴漏,管理部门接到预警后,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手机使用AR增强现实技术,迅速查看周边地下管线排布情况,为抢修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这项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