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人工智能显神通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浪潮下,疫情防控迎来智慧革新
随着人工智能等现代智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日,一场由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指导、北京电子电器协会主办的“智慧抗疫中的人工智能新技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吸引了全国各地超过82.7万观众的关注。
一、人工智能:疫情防控的硬核支撑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而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是决胜的硬核重器。”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副局长潘锋在研讨会上如此强调。
为了应对疫情,北京市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及时开发了一系列多场景软件,如“京心相助”、“京心相护”和“健康宝”等,为解决进(返)京人员报到、楼宇出入人员信息收集、个人健康状态查询等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这些应用依托强大的数据基础和底层架构,为企业开复工、楼宇调查、教育系统学生返京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企业的创新基因:化危为机
疫情之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备受关注。如何在疫情中化被动为主动,将危机转化为机遇?阿里云副总裁李树翀表示:“面对疫情,拥有数字化底蕴和创新基因的企业更具应变能力。”他认为,阿里的健康码等数字基础设施为其应对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传统制造业也在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未来全行业创新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三、学术前沿:推动技术革新
技术在实现产业落地前,都要经历学术实验室阶段。为了更有效地用科技力量对抗疫情,学术基础的研究至关重要。在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分享了他们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学术领域如何助力疫情防控的经历。
如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的尹浩研究员正与团队合作进行《疫情传播预测与精准防控系统》项目的研究。他们致力于建设大规模人群流动的传染病精准防控策略与系统,以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快速蔓延。而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的黄安鹏教授则正在进行“应对大规模疫情的互联网医疗核心技术”研究,他希望未来能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字中国”下的“健康中国”目标。
大浪淘沙,危中蕴机。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浪潮下,疫情防控正迎来智慧革新。我们坚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人类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