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行业似乎一片繁荣,但背后的真相是
这几天,网络上的疫苗事件犹如盛夏的高温,让全国人民为之沸腾。
事件起源于长春长生公司的疫苗生产出现瑕疵,被国家药监局曝光。该公司的狂犬病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存在造假行为,引起了公众的极大愤慨。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此案件作出重要指示,称其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长春长生公司从一家普通的疫苗公司到市值百亿的上市企业,历经了整整26年,但这次事件让它的声誉瞬间崩塌,仅仅几天时间,就从人人称赞到人人喊打。
这让人不禁想到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在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信誉的建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但一旦口碑崩塌,后果将不堪设想。当前,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老牌企业在不断扩张,新兴公司层出不穷。行业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41000台,同比增长58.1%。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却在下降,国外机器人占比高达73.2%,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9个百分点。尽管国产机器人在技术上有所不足,但市场恶性竞争和不顾口碑的行为更是让应用端企业敬而远之。
有些机器人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做的是“一锤子买卖”。他们忽悠客户,声称国产良心、质优价廉,但卖出去之后出现的问题却无人问津。这样的行为让企业对国产机器人失去信任,口碑自然也无法建立。
以华南某家机器人厂商为例,他们曾为客户做过一条生产线,但机器却无法正常运行。客户想再找其他企业改造,却发现无人敢接手。这样的烂尾工程不仅让客户蒙受损失,也让其他企业望而却步。还有一些企业购买了所谓的质优价廉的机器人后,频繁出现问题,需要厂商派工程师常驻工厂检修,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也有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等方式降低成本,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这些企业明白口碑的重要性,知道做坏了这一单可能就没有下一单了。他们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口碑。
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对于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而言,应该注重建立和维护口碑。只有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专区内的企业更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的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和行业口碑。只有这样,才能让国产机器人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