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研制远程可控的磁控微纳机器人用于靶向药物治疗
早在1959年,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就提出了微型机器人治病的前瞻性设想。如今,这一设想已然成为现实,我们称之为人造微纳机器人。这些微型装置受自然界微生物自由运动的启发,通过电场、磁场、光场等驱动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无创手术、靶向药物运输和生物传感检测等领域。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中,研究人员们正在利用调制结构光场技术,高效加工微纳机器人。这些微型机器人在细胞移植、靶向药物运输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他们成功加工出空心管形和锥形螺旋结构,这些结构在装载货物和泳动性能上表现出色。
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特殊设计的光场全息图,通过空间光调制器面板调制出三维涡旋光场。相比于传统的激光直写加工,光场加工速度最快可提高600倍,大大提升了复杂三维结构的加工能力。
研究人员还利用锥形空心螺旋结构,加入磁性响应材料,通过调节磁场方向和梯度,实现微结构的精确导向和驱动。锥形螺旋结构相比传统直螺旋结构具有更快的前进速度,并能有效抑制横向漂移运动。
这些微型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它们可以用于细胞移植、体内药物运输、无创手术等。例如,锥形空心螺旋结构可以用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移植,而管状结构则可以用于装载运输抗癌药物,对癌细胞进行有效治疗。
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和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辛晨和杨亮博士,吴东教授和胡衍雷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链接已附在文中。
这项研究为人造微纳机器人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手段,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机器人培训
- 中国科大研制远程可控的磁控微纳机器人用于靶
- 智能机器人业务流程
- 深圳机器人生产厂家有哪些
- 英伟达从印度获得巨额 AI 芯片订单 价值达 5 亿美
- 联想机器人价格揭秘:不同型号价格差异及购买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链揭秘者
- vivo X200系列首发公里级无网通信技术 1500米无网通
- 欧盟发布可信赖AI道德准则草案 提出两大要素和
- 怎么设置机器人音频通话
- 如何正确使用ABB机器人进行精准椭圆切割
- 湖大学生研发智能筛查骨质疏松机器人;已进入
- 300024机器人股票分析
- 小米扫地机器人标配
- 沃尔玛在测试机器人 自动在超市打扫卫生
- 载誉而来 勇攀高峰 中国(广州)物流装备展喜获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实际应用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