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鸿海集团,亦即赫赫有名的富士康母公司,与阿里巴巴和日本软银这两大巨头联手进军情感机器人领域,引发了行业内的狂热关注。而鸿海的产业布局不只是着眼于高科技的领域,其还打算在机器人产业进一步深入布局。富士康工厂已经悄然引入工业机器人来削减生产成本并提升效率。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富士康的最大客户苹果公司又拥有强大的议价权,未来工业机器人生产智能手机将成为富士康的支柱业务之一。这一转型也反映出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在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的双重压力下,智能制造成为了制造业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纲领文件的出台,更是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工业机器人,配备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装置,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完美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工业机器人可全天候运转,误差小、产品品质高、效率高,生产成本降低。针对我国制造业当前劳动力成本高和招工难的问题,普及和发展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集聚在广东、江苏、上海和北京等地,这些地区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汽车、电子工业、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和金属制品等领域。其中汽车工业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应用领域,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据统计,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持续增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尽管在国际巨头如瑞士ABB、德国库卡、安川电机和日本发那科等的压力下,我国本土机器人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但考虑到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替代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崛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