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在智能光电成像器件领域取得突破

机器人培训 2025-02-08 18:56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下面为您梳理了刚刚过去的一周(11月4日至11月10日)内智慧城市领域的几大新动态与要闻。

一、科研突破:我国科研团队在智能光电成像器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成功研制出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下了世界最高纪录。相关成果于11月7日在《Nature》期刊发表,这一工作不仅为光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而且为下一代智能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推动了集成电路、电子信息、计算机、物理、材料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

二、联盟成立: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这是首个以“联盟”冠名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为空天信息领域的协同发展、多方联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推动空天信息产业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信部行动:工信部对新型储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重点面向数据中心、智算中心、通信基站等用电量大的用户,推动配置新型储能。支持工业领域建设微电网,积极推进新型储能技术产品的应用,并鼓励在公共基础设施中融合应用。

四、市场预测: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报告预测,到2028年,中国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市场规模将超过7300亿美元。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的蓬勃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大,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持续发展阶段。

五、人工智能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进博会上表示,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强化创新合作和产业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的应用,构建稳定的人工智能产业链。

六、物联网发展: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在今年突破30亿。在近日举行的世界物联网大会上,发布了《世界万物智联数字经济白皮书》,详细阐述了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七、低空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地发展低空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化典范,大力发展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的低空装备。

这些新动态和要闻反映了我国智慧城市领域的蓬勃发展,展现了我国在科研创新、产业协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积极进展和巨大潜力。构建低空产业生态,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之路

近日,一系列关于低空产业与信息化工业化的重要活动在杭州与重庆相继展开。在杭州市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数字技术领域),一场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培训班成功举办。这场为期三天的培训活动,聚焦于如何更好地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紧密结合,以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这一切,也正是为低空产业未来的发展绘制宏大的蓝图。

培训班的结业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熊继军副部长进行了深刻的总结讲话。他指出,我们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部署。我们要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个核心任务,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轴,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智能制造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我们的重要抓手。我们必须深入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这篇大文章,为低空产业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他强调了低空装备创新的重要性,包括产业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培育与发展。

与此在重庆举行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际电信联盟高级别研讨会上,熊继军副部长再次强调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性。他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将全力支持国际电信联盟各项工作,推动全球弥合数字鸿沟,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

为了加快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使用短板,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最近发布了《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目录(第二批)》,涵盖了多达45款车型。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与支持,也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与推广将迎来新的高潮。

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方面的决心和行动,也为低空产业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蓝图。无论是培训班的举办、研讨会的举行还是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推进,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为构建新型工业体系注入强大的动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