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拯救濒危物种

机器人培训 2025-01-24 12:20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近日,英国《自然》网站报道,科学家们正积极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他们借助大量数据的分析,监测生态系统,揭示时间趋势,以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挑战,并致力于保护濒危物种。人工智能在此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物种消失的速度空前,多达百万分之一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在此背景下,联合国于2020年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至少30%的土地、淡水和海洋将得到某种形式的保护或养护。目前全球仅有约15%的陆地和7%的海洋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人工智能,尽管目前尚不完美,但其潜力巨大,有望加速重要发现。国际非营利组织“未来社会”的创始人尼古拉斯·米艾表示,人工智能专家的参与对于设计模型以及数据的收集、标记、质量检查和解释至关重要。英国的非营利组织Conservation AI正在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各种生态项目,专家们认为没有人工智能的帮助,我们可能无法实现联合国提出的濒危物种保护目标。

这一创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通过声音对热带地区的物种进行全面识别已成为可能,而实现这一切的钥匙,就掌握在人类手中——只需搜集更多数据。

实时监测生物多样性,已不再是难题。Conservation AI组织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些尖端模型,这些模型能搜索无人机或红外相机拍摄的镜头和图像,以精准识别包括极度濒危物种在内的野生动物,并追踪它们的活动轨迹。

该组织还建立了一个免费的在线平台,该平台利用上述模型自动分析图像、视频或音频文件,数据源包括实时摄像机镜头及其他传感器。一旦发现用户感兴趣的物种,该模型将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知用户,确保用户不错过任何有关这些物种的最新动态。

令人惊叹的是,至今为止,Conservation AI组织已处理了超过1250万张图像,检测到了68个物种的逾400万只动物。这些成就中,不乏对乌干达的濒危穿山甲、加蓬的大猩猩和马来西亚的猩猩等珍贵物种的成功识别。

该平台的高效令人难以置信,它每小时能处理数万张图像,而人类最多只能处理几千张。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超快速度让自然资源保护者能够迅速采取行动,有效保护脆弱物种免受偷猎、火灾等威胁。

除了实时监测生物多样性,人工智能还展现出更强大的潜力。它可模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重建历史变迁。例如,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发现了淡水生态系统中长达一个世纪的环境退化如何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尽管人类活动对河流和湖泊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已广为人知,但哪些环境因素影响最大却仍是个谜。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露易莎·奥尔西尼指出,长期数据对于联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与环境变化,并确定可行的保护目标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或许能为解答这一难题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这篇文章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文体,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应用与潜力,既保持了原文的风格特点,又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奥尔西尼团队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成功构建了一个模型,它将生物多样性与我们历史上的环境变迁紧密相连。在最近一项发表在《eLife》杂志的研究中,团队从湖泊沉积物中搜集了跨越一个世纪的植物、动物和细菌的遗传物质。他们不仅对这些沉积物层进行了年代测定,还提取了环境DNA进行测序。紧接着,他们结合气象站的气候数据、实地测量的数据以及全国化学污染调查的信息,利用人工智能强大的分析能力,探索这些数据之间的深层联系。

令人震惊的是,研究结果表明,杀虫剂和杀菌剂的使用,结合极端温度事件和降水变化,可以解释该湖泊90%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

该研究的亮点在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人员指出,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其不受预设假设的限制,并且能够处理大量数据。通过“学习”过去的数据模式,人工智能能够更精确地预测生物多样性的未来走向,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预警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一创新的研究方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当前环境问题的深刻理解,还为未来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