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的普遍痛点是什么

机器人培训 2025-01-16 17:22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个沉寂了十多年的行业终于迎来了商业化的重要时刻。

去年,全球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融资额创下了新的纪录,达到了惊人的152亿元。在这波热潮中,中国公司的表现尤为亮眼,占据了融资总额的近半壁江山。如今,无论是面向消费者的儿童教育机器人,还是面向商业的服务机器人,亦或是能够提高制造业价值的工业机器人,都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支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王田苗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一次重大的拐点。这一拐点的到来,得益于脑科学、量子计算与密码学、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识别、认知推理、DNA测序、智能柔性材料等核心技术的突破。王教授指出,这些技术的研发进展将使得机器人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更加逼近刚需。如今,小型6轴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的成本已经从最初的30万元降至5万元,预示着它们即将大规模进入工业领域。

王田苗教授不仅是学术界的佼佼者,还担任着创业导师和雅瑞资本及真格基金的特别科技顾问。他一直致力于医疗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嵌入式智能控制等领域的研发,并参与投资或孵化了多个AI及机器人领域的创业项目。其中,包括Ninebot平衡车、博创联动车联网大数据等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雅瑞资本作为一家专注于“AI/RT+精准医疗、AI/RT+智能服务、AI/RT+高端制造”的天使投资机构,一直在为机器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王田苗教授对机器人行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提到,中国机器人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核心零部件如减速机(谐波、RV)的需求都在快速增长。轻型6轴机械臂的销售价格的大幅降低,预示着搬运和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即将爆发。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也在加快服务机器人的研发,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智能时代的到来,是由三个要素共同决定的:颠覆性或突破性的技术、新经济的生态模式以及技术由G to B to C的历史经济复杂周期。在智能材料这个细分领域中,智能材料的应用已经规模化开启,它的巨大价值在于能够将机器人推入家庭市场。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智能材料,包括仿生软体手等,这些材料能够在很多机电做不了的领域发挥作用。智能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它比机电更加安全。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商业化的重要时刻,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智能材料的研发进展,机器人将进一步逼近刚需,降低成本。相关的生态创业也将不再只是泡沫,而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下火热的AI+医疗领域,医疗机器人的研发之路可谓是一场长期投入的马拉松。

回溯到2002年,当我对医疗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时,我深深体会到,要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首先得与顶尖的医疗机构和专家携手合作。因为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有着迫切的需求,他们的话语权能让我等工科出身的研究者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治疗之中。一般的医生或因缺乏创新思维,无法将工科理念融入临床实践。

我们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改进了传统的骨头对接治疗方式。以往,骨折治疗后固定合金支架的过程复杂且故障率高,医生经验不足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率高达1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耗费了五年时间研发出了一款双平面机器人,利用牵引技术逐渐调整骨骼位置。到了2007年,我们的研究成果终于通过了审核,但获得项目许可的过程却持续了数年。这个实例充分展现了医疗领域创新的艰辛和漫长周期。

除了骨科应用,我们的机器人在脑外科、脑出血及帕金森治疗等领域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例如,与海军总医院的田增民院长合作时,我们探索出了一种无需开颅手术的治疗方法。通过精确定位,在颅骨上钻小孔取出囊肿并注入药物,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并降低了成本。

在机器人行业中,挖掘刚需市场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痛点。以机器人创业为例,商业化过程往往先从to B开始,逐步扩展到to C市场。家用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的销售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尚未形成刚需市场以及成本问题。创业者面临两种路径选择:一是先让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逐步成为家庭任务的管理者;另一种则是侧重AI,先从情感伴侣入手,再拓展为服务管家。

以我的学生高禄峰和王野的创业经历为例,他们曾尝试进入公园场景等业务(to G),但效果不佳。后来他们大胆试错,转向旅游市场的to B业务,最终发现这个市场太小。最后他们转向to C市场,创新地将平衡车设计为可拆卸、轻便的短途代步工具,虽然面临未知的路权问题,但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平衡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成人和儿童的智能玩具。这充分展示了挖掘刚需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