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制造 动力迭变 ———宁波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嬗变

机器人培训 2024-12-16 13:10www.robotxin.com机器人培训

宁波,一座历经三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工业城市,正站在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的十字路口。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上,宁波以智能制造为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全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石,依靠创新驱动,增强核心竞争力,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国际化制造。

这座城市拥有引以为傲的制造历史与创新脉络。从河姆渡文明的孕育,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城市,再到现代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宁波始终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活力。目前,石化、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等产业规模在宁波蓬勃发展,全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等荣誉背后,是宁波制造实力的体现。

在新常态下,宁波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提出建设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全市80%以上的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已实现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居浙江省首位。宁波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已成为“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跨越的支柱。

智能化是当下制造业的关键词,也是宁波装备制造的信心来源。宁波致力于建设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城市,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加强研发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全力打造智能制造的“宁波样板”。在这里,均胜普瑞的创新自动化生产线、吉利汽车的智能化生产流程以及高新区的先进数据中心,都是宁波智能制造的生动写照。

未来,宁波将继续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瞄准高端制造、精准发力,加快实现从工业大市到工业强市的历史性跨越。在这座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一幅幅智能制造的壮丽图景正在展开,一个全新的春天已经在路上。

这个春天,是宁波制造业迈向更高峰的开始,也是这座城市向世界展示其制造实力和创新精神的新起点。让我们一起期待宁波制造业的崭新未来。走进上海大众汽车集团宁波分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智能装备的工业之美。在超过十万平方米的车身车间内,五百三十台机器人舞动长臂,自动化率高达86%,总装车间内,82台无人物料运输车,在磁性导轨的引导下,穿梭于生产线之间,自动将零部件精准送至各个工位。这里的生产流程已经深度融入“互联网+”思维,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完美结合。在底盘合装工位,机械臂的工作数据实时传送至德国总部数据库,确保了生产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宁波的智能制造领域还涌现出更多创新实践。宁波更大集团与宁波江宸自动化装备公司携手研发了国内首条全自动轴承生产线,实现了从上下料到输送、磨削加工、装配等全过程的自动化运行。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将产品一次合格率及精度等级提升了数个百分点,产品价值也成倍增长。

作为宁波智能制造的一个缩影,大众工业4.0示范车间和更大集团智能生产线展示了宁波在加速智能化改造方面的决心与成果。近年来,宁波在磁性材料、锂电池等行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并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医疗等高端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力量,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飞速发展。

宁波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石在于基础产业的壮大。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投产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打破了国外垄断,为宁波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高端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宁波已经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宁波还是钕铁硼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铜带棒和粉末冶金机械零件制造基地等,拥有众多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在核心基础零部件方面,宁波产业基础稳固,如液压、气动、密封元件等。在模具、电缆和传动装置等领域,宁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核心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深海作业、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为宁波工业的强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创新的驱动力是宁波工业强市的关键。以深海脐带缆的研发为例,宁波东方集团通过创新技术,成功研制出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种钢电缆,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提供了重要的配套产品。宁波南车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制的超级电容也因其创新技术而名噪世界。这些创新成果展示了宁波工业在特色创新之路上的坚定步伐和巨大潜力。在全球首款储能式无轨电车的诞生地,这款革命性产品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跨国伙伴的目光。从匈牙利布达佩斯市公交公司的采购意向,到奥地利格拉兹市的产融合作协议,再到北美新能源巨头美国Green Power公司的区域战略合作协议,其未来的市场潜力被全球各大企业所认可。这款定价数十万欧元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为中国制造赢得了喝彩,更有望续写中国制造的辉煌传奇。

在浙江,全球最大的海洋工程辅助船生产基地正如火如荼地运行着。其中,“浙江造船”以其科技含量高的海工辅助船订单独领风骚,手握全球三成订单。这些海工辅助船是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作业海域以及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堪称“私人定制”。在全球造船业低迷的背景下,“浙江造船”的交货量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成功进军北欧海运强国市场。

宁波作为创新的热土,始终坚守着一种信念:唯有创新才能赢得市场的话语权。为此,宁波倾全市之力打造新材料科技城和海洋生态科技城,引进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高端公共平台,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努力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宁波深知这一点,因此出台了史上力度最大的“人才25条”,打造人才高地。目前已有众多高端团队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被吸引至此。他们共同申请的专利和研发的新产品数量令人瞩目。今年新设立的“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将为宁波的智能制造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面对新经济挑战和制造业服务化以及“互联网+”的新趋势,宁波积极拥抱变革,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投巨资建设的工业设计产业基地——和丰创意广场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设计基地之一。宁波电商产业集聚区和电商物流中心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

宁波的国际化制造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全球资源和国际化制造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宁波的国际化已经从初级产品贸易时代跃升到资本、装备和技术输出的新时代。通过收购实现技术跳跃,妙用“借壳上市”策略,宁波的企业完成了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了国际化制造的传奇。通过海外并购掌握核心技术和市场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在追求绿色制造、提高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宁波也毫不松懈。发展工业不能牺牲环境,宁波正积极推进制造业的绿色改造升级,实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全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今年全面启动的节能降耗“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旨在实现市场主体的转型升级、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更是为了推进“美丽宁波”建设。宁波,这座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自去年7月1日起便开始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为促使落后产能转型,特别对铸造业实施了差别电价政策,根据企业情况每千瓦时电加收0.3元或0.1元,这是全国首创的举措,标志着宁波在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

宁波一直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对石化、火电、建材等临港工业实行能效对标管理。目前,已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行列。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和大榭开发区作为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区,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实现了园区内企业间的共生循环产业链,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宁波还形成了多条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如“电厂———粉煤灰———新型墙材”、“脱硫硫磺———硫酸———生产钛白粉和磷肥”等,共达40多条。这不仅体现了宁波在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再利用方面的智慧,也凸显了其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宁波还是一座拥有1900千瓦电力装机容量的能源生产基地。近年来,火力发电企业正在实施清洁排放改造工程,以达到天然气电厂的排放标准。在减排方面,镇海炼化投资建设的清净废水回用工程成为行业标杆。

宁波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指示,探索一条临港重化产业绿色发展之路。宁波正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勇往直前,在智能制造、工业强市、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前行,致力于建成国际先进的制造业中心。搏击沧海,勇立潮头,宁波将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与示范,为实现工业由大变强而努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