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机器人杀入黄金五年!七大发展趋势必看
全球机器人强国争霸榜:谁领风骚?答案令人意想不到!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机器人技术的热潮正在席卷全球。在制造业中,每万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令人惊讶的是,仅过了短短一年,这一数字就在不断攀升。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普及趋势似乎已经势不可挡,让人不禁思考:机器人全面替代人类工作的时代是否正加速到来?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全球自动化领域的领头羊居然在亚洲的某个国家。没错,就是韩国!据统计,韩国每万人中就有高达631台机器人在工厂中辅助工作。这些机器人大多应用于工业部门和电子工程领域,展示了韩国在自动化领域的雄厚实力。
国产工业机器人也在这场黄金五年中崭露头角!它们从中下游包抄了库卡、ABB等四大家族。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布局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的双重刺激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高速增长期。中国自2013年起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并且这一地位至今无人能够撼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3万台,同比增长8%。有行业分析指出,未来三年机器人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惊人的20%左右,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1511亿元。这个趋势不仅令人振奋,也让人充满期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增长,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将更加辉煌!在探讨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时期时,我们不得不提及那些在早期阶段引领行业潮流的外资品牌,如ABB、库卡、发那科和安川电机等。它们在全球机器人行业中被誉为四大家族,深受行业瞩目。特别是在2015年前的黄金发展期,他们的身影尤为突出。随着近年来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加速,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民族品牌龙头企业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成本降低、人工替代和进口替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使得整个行业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投资回收期的缩短已成为行业的一大亮点。相比人力,工业机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持续工作的优势。面对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我国制造业正急需向智能化转型,工业机器人的强劲发展态势显而易见。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力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且平均效率相当于两名全职工人。目前,投资机器人的回收周期大约是两年,这一时间跨度相较于过去已经大大缩短。
除了投资回收期的优势,工业机器人的精度、负载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也十分显著。机器人可以达到低于0.1毫米的运动精度,不仅能完成高强度的精细工序,更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例如,在抛光过程中使用机器人,可以将成品率从87%提高到93%。工业机器人的这些优势使得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汽车制造和电子产业等负载和精度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尤为广泛。除此之外,橡胶、塑料、铸造、食品等行业也是工业机器人大展身手的舞台。
四、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业务全景
过去五年,系统集成市场与机器人本体市场的比例关系持续变化。据最新统计,2017年国内机器人本体市场预计达到约320亿元规模,系统集成市场则约为535亿元,核心零部件市场则达到约210亿元。这三者的比例关系呈现为:本体市场与系统集成市场的比值持续降低,而核心零部件作为机器人本体的关键组成部分,占据机器人本体成本的七成以上,同时机器人本体的毛利率则在5%-15%之间。
五、机器人集成增速滞后于本体增速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其增长速度和市场份额均超越其他国家,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领头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许多预测认为,未来三年,由于机器人价格的下降将刺激市场进一步增长,我国机器人的销量有望超越产业规划目标。据中泰证券预测,2018年至2020年,我国机器人销售额的复合增速将达到18%-23%。到2020年,机器人本体销售额预计将达到约560亿元。考虑到系统集成与本体市场的比例约为1.7:1,对应的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将达到约951亿元,整体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元。
六、两大主要市场驱动行业繁荣
汽车制造和3C电子市场成为推动工业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的两大引擎。这两个行业的需求增长迅速,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带来了高度的景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塑料、食品、金属加工等多个行业,目前主要以“汽车+电子”的双轮驱动模式发展,这两大领域合计占据了72%的市场份额。尤其值得关注的是,3C电子领域的应用占比自2012年的18%迅速攀升至2016年的29%。
尽管国内集中了全球约70%的3C产品产能,但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当前,3C行业的机器人密度仅为11台/万员工,与日韩等国家超过1200台/万员工的机器人密度相比,差距明显。中泰证券看好3C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认为该行业景气度高、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机器人密度提升空间大,有望持续实现高增长。
随着半导体产业链的转移,洁净机器人的需求将迎来大幅增长。自2016年起,移动应用、物联网、AI、5G等技术革新的共同推动,使得半导体产业持续向上发展。特别是以集成电路、面板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受到国家战略聚焦和产业资本支持,正大量向大陆转移。据SEMI估计,2017至2020年间,全球投产的前端半导体晶圆厂中,有26座设于中国大陆,占比高达42%。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中外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差异。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在这三个方面,国内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伺服电机是其动力源泉,而减速机则负责精确传动。这些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直接决定了工业机器人的性能和质量。为了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国际竞争力,我们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控制器:国内外差距逐渐缩小
控制器,作为机器人的“大脑”,负责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方面,如工业控制板卡、主控单元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等,国产品牌已经逐渐掌握。在软件方面,包括控制算法和二次开发等,国产品牌在稳定性、响应速度以及易用性等方面与国际品牌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伺服系统: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版)》的数据显示,伺服电机和驱动超过80%依赖进口,主要来源于日本、欧美等地。日系品牌凭借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和竞争力十足的价格,在中小型OEM(设备制造业)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伺服系统,作为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效率。
3、国内机器人伺服器市场份额及减速机市场现状
在机器人领域,减速机用来精确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并传输更大的力矩。目前机器人减速机市场高度垄断,国内品牌在普及期尚无法实现全面进口替代。至于国内机器人伺服器的市场份额,虽然有所增长,但在高端市场仍面临外资品牌的激烈竞争。
在精密机械的领域中,减速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它被分为两种主要类型:RV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RV减速机被安装在重负载位置,如机座、大臂和肩膀等,这些位置通常使用日本纳博特斯克的RV减速机。而谐波减速机则更适用于轻负载位置,如小臂、腕部和手部等,日本哈默纳科的谐波减速机在此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势头正猛。经过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培育,国内机器人厂商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特别是在部分核心零部件方面,如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国产产品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并成功推广。这表明国内机器人本体制造的优势正在逐步建立。
随着产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升级,如六轴、高精度、重负载的机器人,国内品牌正在系统集成服务的市场化应用方面赶超外资品牌。这意味着在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产品牌机器人将逐步崛起,与国际知名品牌一争高下。
与此国内企业也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不断尝试突破。在全球自动化浪潮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布局下,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激增。尽管目前国际知名机器人厂商仍在核心技术方面占据优势,但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正在逐步壮大,并准备在未来的黄金五年发展期中大放异彩。投资者的目光也被这个高投资回报、更新快速的庞大市场所吸引,预示着机器人技术的竞赛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以上内容在保持原文风格的进行了适当的润色和重组,以使其更加生动、吸引人。
机器人培训
- 达芬奇机器人献爱心 将主刀公益手术
- 亚马逊将在英国招聘2000多人 重点开发Alexa和无人
- 美、德、英、日、中5国机器人发展全景大盘点
- 国产机器人窗口期 不可错失制造2025弯道超车机会
- 一个小时,这只机械狗“自学”会了走路!
- 三穗长吉镇:无人机飞防作业 稳粮增豆保丰收
- 依靠静电着陆的新型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座谈会
- 在苹果的智能机器人软件公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四大家族之KUKA工业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机器人产业的东风到底在哪
- 欧洲 6 轮送货机器人开始在美国大学推广
- 芜湖:考核第一!6项冠军!
- 人工智能有望打破医疗资源不均衡
- 立讯精密:已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目标成为全
- 90后用机器人炒菜周入10万,炒菜机器人真的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