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机器人技术外流引将扶持32个产业专项
昨日,一款来自日本东芝公司研发的高仿真智能机器人,其出色表现令全球瞩目。在现今“机器换人”逐渐成为共识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各地竞相发展的新高地,湖北亦投身其中。
业内专家对楚天金报坦言,尽管湖北拥有技术和人才优势,但在机器人产业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有专家指出,湖北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研究成果和企业外流现象严重。
我国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从生产车间到外科手术,机器人正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张子蓬在接受楚天金报采访时表示,国内机器人市场正在高速增长,公司销售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据中国机器人网2014年工业机器人研究报告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年购买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已形成四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仍是国外的几家知名企业。
机器人技术和企业的外流,让湖北等中部地区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上遭遇了挑战。湖北省内某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表示,尽管湖北在机器人研发上实力强大,拥有众多重点高校,但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不小差距,尤其缺乏行业龙头企业。成果和企业的外流现象让湖北的机器人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为了推动湖北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湖北省已下发《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将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超过4亿元,重点支持32个工业机器人专项发展。规划到2020年,湖北省工业机器人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亿元,全省制造业机器人应用率达到50%以上。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推动“光谷造”工业机器人在国家梯队中脱颖而出。
机器人的发展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进步,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湖北的机器人产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和正确的策略,必定能在机器人产业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让我们共同期待湖北机器人在未来的精彩表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