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不大、潜得深,90后创业研发出多功能水下机
微观巨能:水下机器人与精准焊接技术的崭露锋芒
长江网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聂丽)——在这个微观世界与高科技交汇的时刻,一场关于智慧与智能的竞赛正在长江岸边如火如荼地进行。
7月14日,2020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武汉赛区决赛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了众多创新思维的竞赛中,水下机器人、除螨机器人、桥梁智能眼、无人智能船等项目的精彩亮相,仿佛为我们揭示了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
这项由教育部主办、已历经七载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再次在华中科技大学这片学术沃土上孕育出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多功能水下机器人项目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脱颖而出,将代表武汉赛区参加全国总决赛。
这些水下机器人的“视力”超乎寻常,尽管体积不大,却能潜至深达500米的海底,进行高精度的探测作业。它们的核心技术在于水下影像成像的清晰度极高,定位器能快速准确地传送位置信息。这些机器人能够精细地勘测航道及截面信息,在渔业养殖、水下考古、航道整治、船舶检测和安全搜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一位核心成员龚雷锋,是华中科技大学数字装备与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年轻力量。他带领华中科大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团队创办了行星轮(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已获得了天使轮融资。全球水下机器人市场正迎来蓬勃的发展机遇,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在去年全球水下机器人市场总值已达到惊人的31亿美元。
而在另一领域,武汉工程大学的团队则展示了他们的“精准控温激光锡焊系统”。在这个巴掌大小的柔性电路板上进行精密焊接是一大挑战。传统电烙铁焊锡的方式无法满足微小器件的焊接需求,容易损害元器件。而该团队通过红外测温仪精准控制温度,结合自主研发的焊锡软件实时监控焊接过程,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这一技术的突破对于消费电子产品和通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的赛事成果来看,这些科技成果在汉转化率超过一半。这场竞赛不仅是智慧的较量,更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风向标。在这个微观巨能的舞台上,每一个创新点子都有可能成为改变未来的种子。
日本美女机器人
- 个子不大、潜得深,90后创业研发出多功能水下机
- LG发出2025CES预告,将推多款机器人
- Facebook发布人工智能产品:能以人类智商识别聊天
- 苹果最新专利:可以在空中写字的手写笔,加入
- 云计算设计的可靠性
- 上海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海洋平台智能清污与检
- 小为获千万级天使投资,家用智能机器人即
- 碧桂园研发机器人说明了什么
- 前瞻2025开年云计算专业盛会的三大亮点
- 年底业绩要冲刺,你可能需要它们……
- 穿上即刻变身钢铁侠 西安科学家研发外骨
- 2025年第三届中美(国际)机器人挑战赛下月举办
- 孙正义AI将大量需求半导体 希望控制90%芯片市场
- 从量变到质变 中国加速迈向人工智能时代
- 云计算火爆以应用驱动云计算发展
- 机器人化的自动化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