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领域有了新宠:“刷静脉”
自主研发智能静脉认证机“走红”海内外
走进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慧谷白猫科技园的欧计斯软件公司,门口一台立式静脉认证装置“恭候迎宾”。每天,欧计斯的员工就在此“刷手指”考勤。
所谓“刷静脉”,是指利用手指表皮下面的静脉分布图像进行身份识别。“这比面部、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的精度都要高。”欧计斯公司总经理许炎告诉记者,公司研发的静脉认证技术误识率仅0.000005%,远低于其他识别技术。
“新的智能装置也更加小巧。”许炎介绍说,公司门口的立式装置是“元老级”的第一代,最新走向市场的第三代装置只有小型固定电话大校
小体形却有大容量,最高可存储6000组信息。,这个问世仅4个月的“小家伙”在海内外成为抢手货,日本羽田机场专门采购了该装置,用于内部员工的安全管理。
“日本在生物识别领域有已经做得成熟的本土公司,但我们的机器精度更高,售价又只有日产装置的一半,而且能为客户做个性化定制,所以在市场中占得了一席之地。”许炎说。
上海市长宁区科委主任杨东升介绍说,长宁区已经建立起一整套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机制,扶持中国“智造”成长起来,并且走出去。
从起步之日就坚持自主创新
欧计斯公司创始人许炎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84年赴日留学后曾在日本工作,之后带着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回国创业,2007年创办了欧计斯公司。
“我坚信,企业要有好的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许炎说,公司最初的业务主要是软件外包,但一直集中精力搞研发,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接触到生物识别领域后,许炎和团队预见到市场的新需求,于是开始专注自主研发静脉识别装置。
第一代识别器高度有一米四,不便于运送和装配。2010年推出笔记本电脑大小的第二代“挂式静脉识别装置”,但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散热环节不达标,被迫放弃了。
“为研发第二代产品,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参与整个研发过程的欧计斯开发部部长邵猛说,这次“瘦身”的努力虽然没有成功,但教训也是很宝贵的。
今年4月,精度高、个头小的第三代智能装置问世,并很快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瞄准技术最前沿不怕被复制
目前,智能静脉认证装置主要用于各大企业、机场的人员身份认证和安全管理,但欧计斯的“野心”不止于此。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研发团队,眼下正在设计研发把静脉识别器用于“”中的智能终端。
“未来它将会更多地承担信息发布、人机互动的功能。”许炎举例说,在应用了静脉识别装置的“智能楼宇”系统中,用户“刷手指”进入大堂的,电梯即会自动到达所在楼层接人,随后自动运行到住户所在的楼层。
,在网络支付、社保管理等领域,智能静脉识别也有望发挥革新性作用。许炎说,未来公司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打开国际市场,用高质量的产品获得国际认可。
“虽然竞争激烈,但我们要保持走在技术的最前沿,这样就不怕被复制和抄袭。”许炎表示。
长宁区区委书记王为人说,长宁区国际化程度高,又是上海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具有创新的氛围和土壤。未来这里将更注重集聚人才、汇集资源,打造上海科技创新的高地,培育出更多像欧计斯这样的创新企业。
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应用简析
- 人工智能起风了 中小企业如何在运营中用好它
- 1500字大学生通用工业机器人职业规划书 有哪些要
- 制造型企业应如何开展生产现场数据分析
- 回顾 复亚智能无人机自动机场高低温测试及结露
- 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联重科 补齐短板与 拉长短腿的创新实践
- 清洁机器人路径规划
- 我国海上第一深井正式投产 钻井深度 9508 米、每
- 将推进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发展 防止行业无序竞争
- 日本排名前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美女 真的很美
- 最早出现的机器人是什么 历史追溯与分析
- 哪来的机器人啊英文
- 怎么挑选服务机器人英语
- 数控深孔钻JHD1817 JHD2180JHD1660
- 电饭煲跟扫地机器人之后 小米又开始卖冰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