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生物识别是根据人类生理特征(人脸、指纹、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姿态、动作、情感等)实现身份认证的技术。在进行人体身份认证时,其主要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目前,常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包括、、虹膜识别、行为识别以及步态识别。
随着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生物识别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信通院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市场规模约为200亿美元。
因综合性优势市占率最高
分产品来看,生物识别技术市场结构中是主要的识别方式,占比达58%,排名第一,占比为18%,是新兴的虹膜识别占比7%,还包括掌纹识别以及声音识别分别占比7%及5%。
对比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作为全球生物识别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技术,其便利性、安全性、识别成本等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具有综合性的优势,具备较高的技术易用性及便利性,在安全方面也可以满足日常使用,设备成本适中,被广泛使用;的安全性早期受到市场极高的肯定,近年来频频触雷,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安全性的担忧。虹膜识别以及静脉识别虽然具备较高的安全级别,设备实现的成本高且体积较大,不便于日常使用,仅应用在部分安全等级极高的场景,如金库、实验室、档案室等。
分区域来看,在生物识别产业中,北美地区占比最高,达到33.5%,为亚太地区,为23.8%。美国是全球主要的生物识别市场,中国的生物识别市场在全球来看,占比较低,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未来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将会保持快速增长。
非接触式识别将得以大量应用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基本形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新冠肺炎的爆发,促使非接触生物识别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生物识别市场新技术不断涌现落地,生物识别场景趋于多样化,产品服务趋于定制化发展,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将得以大量应用,系统安全提升;、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生物识别结合引领产业升级,进一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应用简析
- 人工智能起风了 中小企业如何在运营中用好它
- 1500字大学生通用工业机器人职业规划书 有哪些要
- 制造型企业应如何开展生产现场数据分析
- 回顾 复亚智能无人机自动机场高低温测试及结露
- 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联重科 补齐短板与 拉长短腿的创新实践
- 清洁机器人路径规划
- 我国海上第一深井正式投产 钻井深度 9508 米、每
- 将推进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发展 防止行业无序竞争
- 日本排名前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美女 真的很美
- 最早出现的机器人是什么 历史追溯与分析
- 哪来的机器人啊英文
- 怎么挑选服务机器人英语
- 数控深孔钻JHD1817 JHD2180JHD1660
- 电饭煲跟扫地机器人之后 小米又开始卖冰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