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春天来了?
机器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替代人类完成某项任务。它可以加工制造,所以我们有工业机器人;它可以拣货运货,所以我们有物流机器人;它甚至可以烧菜做饭、洗衣拖地,所以我们有服务机器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人类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所以替代人类工作的机器人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但大体来说,机器人可以划分成工业机器人、行业机器人和消费级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我比较看好的市常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为几亿人口解决了就业问题。早年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走的是劳动力密集型的道路,因为我们广大的农村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剩余劳动力。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人口红利逐渐耗尽以及制造业的不断升级换代,昔日的劳动力密集型模式已经无以为继。显然,中国在未来很多年内都将继续保持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为了不让飙升的工价削弱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在生产中更多地使用机器人是一条必由之路。
用一组数据来说明这个趋势吧。截止2013年,日本拥有全球最多的现役机器人,为34万台,中国为13.3万台,但中国仅在2013年就采购了3.66万台,跃居世界第一,相较于2012年增加了6成。从2008-2013年,中国采购机器人平均年增长36%。但即便如此,目前真正能够使用上机器人的工厂只占少数,大多数的工厂对于动辄百万元乃至数百万元人民币一台的工业机器人依然望而却步。所以机会也就来了——面对偌大的中国制造业市场,如果工业机器人价格能够做到每台10万元或者更低,如果机器人能变得更轻型灵活,适用于不同的制造业作业平台,那么原来大量不敢问津的工厂就可以大胆尝试机器人,而工业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势必又会因为大规模量产而变得更低。
行业机器人其实也面临与工业机器人相似的局面。以快递行业为例,一边是消费者被商家各种承诺误导而产生的对用户体验几近苛刻的预期,一边是人手短缺,快递公司时不时也要面对8000元月薪还招不到快递员的尴尬。可见,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需求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机会。电商巨头亚马逊为了提高订单的配货效率,收购了公司KivaSystems,利用Kiva在机器人协同工作方面的先进技术,设计了一整套自动化物流系统,让一大群运货机器人在巨大的物流仓库里自主地穿梭于各个货架,拣货、运货、打包,既合作无间而又互不干扰。,为了能够克服路面运输的不便,更快地把货物送到客户手里,亚马逊也在积极研究在物流领域中的使用。
如果说机器人在企业市场(工业和行业)中的发展已经走上了快行道,那么可以预见它在消费者市场也快要迎来爆发。消费级别的机器人之前没有走入寻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制造成本太高,商业化很难,落不了地。举例来说,谷歌正在研发的车虽然让人们看到未来交通工具发展的方向,但车上的核心部件——Velodyne的激光测距仪(LiDAR),售价竟然高达7万美元之巨,比车本身还贵。所幸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制造和广泛使用,很多原来很昂贵的传感器(例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等)都已经变得非常廉价。消费级机器人大量采用了手机上使用的传感器以后,整体生产成本已经下降了很多,逐步接近消费者可以承受的水平。
,影响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除了价格的因素以外,还有机器人被设计来满足的需求。大疆的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找到了航拍的这个需求点,而针对消费者不同的需求点,本身还可以开发出很多不同类型的应用。,过去一年间还出现了大量针对家庭使用场景的,例如早前在众筹网站上热卖的智能管家JIBO,正在众筹的家庭影视娱乐神器KEECKER,以及专门负责与宠物互动的立方体机器人PETCUBE等。目前这些机器人可能娱乐的色彩更浓,但只要需求点切入的好,完全有机会出现若干个“爆款”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费者市场,机器人教育是一个充满机会的领域。怎么说呢?人类从小就会对神奇的机器人产生痴迷,就像人类对飞翔总是充满向往一样。
相比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科技的进步在过去几年有明显加速的迹象。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其实没有偶然,因为我们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机器人技术
-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融合应用简析
- 人工智能起风了 中小企业如何在运营中用好它
- 1500字大学生通用工业机器人职业规划书 有哪些要
- 制造型企业应如何开展生产现场数据分析
- 回顾 复亚智能无人机自动机场高低温测试及结露
- 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中联重科 补齐短板与 拉长短腿的创新实践
- 清洁机器人路径规划
- 我国海上第一深井正式投产 钻井深度 9508 米、每
- 将推进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发展 防止行业无序竞争
- 日本排名前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美女 真的很美
- 最早出现的机器人是什么 历史追溯与分析
- 哪来的机器人啊英文
- 怎么挑选服务机器人英语
- 数控深孔钻JHD1817 JHD2180JHD1660
- 电饭煲跟扫地机器人之后 小米又开始卖冰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