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走红博士回信网友
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黄国平的博士学位论文《致谢》部分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他在信中深情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深圳商报/读创等平台向广大网友表达感谢。
黄国平在信中提到,网络流传的致谢内容是节选版本,他附上了完整的致谢信,其中隐藏了敏感信息。他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出身背景——出生于四川南充的农村家庭,童年时期经历了贫困和家庭变故。依靠社会资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他完成了学业,并最终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黄国平的教育轨迹令人钦佩。他从炬光小学一路走到大寅镇中学,再到仪陇中学。经过复读,他成功考入西南大学,并于2012年开始在中科院自动化所进行硕博连读。2017年毕业后,他加入了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在《致谢》中,黄国平回顾了他坎坷的求学之路,包括少年丧父、亲人离世、经济困难等经历。他曾通过捉黄鳝、出租水牛等方式来筹集学费。文中他坚定的信念:“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弦。
对于广大网友的关切与留言,黄国平表示因科研工作的繁忙无法一一回复,为此深表歉意。他感谢大家的鼓励,并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他也呼吁社会关注教育资源的公平问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官方微博转发了黄国平的回信,并称赞他“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官方还寄语学子们志存高远、坚毅果敢。网友们的评论充满了感动和敬佩之情,称他的经历是“寒门学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典范力量。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和寒门学子成长路径的广泛讨论。许多媒体也借此机会呼吁推进教育改革,完善帮扶机制,以减少贫困地区学生在求学道路上的阻力。希望通过这样的关注和努力,更多的寒门学子能够像黄国平一样,通过教育走出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梦想。